24K小说网 > 三国第一狂兵袁尚 > 第880章

第880章


第880章

        陆逊没有跪坐着书写,而是选择盘腿坐着,这样更舒服些。

        他瞥了眼周围,许多人已经开始匆匆下笔。只是更多的人,脸上却是一副为难模样,三道题太难了。许多人连五谷杂粮都不认识,连家禽牲畜都分辨不了,让他们谈治理地方,他们懂个屁啊?

        这些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人,大多数都是读死书,只知道之乎者也,只知道引经据典,没有半点生活常识。

        所以,才会出现大片呜呼哀哉的情况,全都是心下戚戚。

        陆逊收回心思,看着第一题。

        这是治理水患。

        实际上治理水患的题目,考核的内容很是宽泛。因为水患涉及到的覆盖面积,以及殃及的百姓人数多少,还有水患的严重程度,没有在题目中显露出来。

        所以,这就更复杂一些。

        好在陆逊有足够的能力和见识,他对这问题没有什么难度。陆逊没有急着下笔,而是有继续往下看,把后续治理干旱和治理地方两道题看了一遍,做到心中有数。

        大体的书卷内容,他看完便安心了。

        考题虽说内容比较宽泛,可都是考核治理之术,所以不难。

        陆逊拿出一旁的稿纸,先在这草稿纸上,大致罗列出自己想写下来的内容,整个思路梳理清楚,再誊写下来。

        水患写完,又是干旱,最后是治理地方。

        三个大问题,在陆逊的陛下,足足洋洋洒洒数千字。

        今天的答题时间,足足一个半时辰。因为袁尚在后世经历过考试的缘故,他在细节上过问了这一次的考试流程,专门让人在最后一刻钟时,敲钟提醒只剩下一刻钟时间。

        铛!!

        钟声回荡。

        最后一刻钟,所有参考的士子,都已经开始紧张起来。

        只剩下最后一刻钟。

        时间,越来越紧了。

        陆逊神色却是愈发的从容,他刚刚已经搁下笔,完成了三道试题的答案。涉及到最后的一道题,内容更为宽泛,从各方面都要考虑,所以陆逊耗费的心思更多一些。

        陆逊等待着,同时也自己仔细再检阅一遍,等待着最后的钟声。

        铛!铛!铛!

        连续三声钟响,负责监考的士兵高呼所有人起身,一个个士子站起身。

        有的人,神色欣喜。

        有的人,神色严肃。

        有的人,神色凝重。

        来参加考试的人,各自神态不一,只是大多数人心中都是失落,因为问题太难了。

        士兵却是不管这些,有条不紊的收取考卷,然后装在了袋子中,才吩咐所有士子离开。

        一批一批的士人走出了考场,陆逊精神抖擞的跟着离开。

        他神色自信,觉得没有问题。

        这一次的考题,虽说有些难,但对他来说,实际上难度不大,他相信自己的能力。随着一批一批的士人离开后,所有考卷由士兵保护,全部送入赵王府。

        李儒是科举考试的总负责人,他得知试卷全部送回,就急匆匆的来到袁尚书房中,行礼道:“殿下,四万一千多份士子的考卷,已经全部送到王府内,可以安排人阅卷了。”

        袁尚颔首道:“安排下去吧,请郑玄、管宁、邴原、庞德公、司马徽等所有大儒,尽皆开始阅卷。”

        这次的阅卷,袁尚召集了所有名士来。

        郑玄因为年纪太大,精力不足,所以他这一次,是负责总体的阅卷负责人,挂个头衔而已。真正阅卷的人,便是管宁、邴原、庞德公、司马徽这些名士大儒,足足请了四十个名士负责阅卷。

        这些人,品行上佳。

        全都是可靠的人。

        这是李儒和梁习提前就已经安排好的。

        李儒听到袁尚的话,躬身揖了一礼,说道:“卑职明白,卑职立刻去安排。”

        “等一下。”

        袁尚伸手制止。

        李儒道:“殿下还有什么吩咐吗?”

        袁尚说道:“如果遇到极佳的试卷,只要老师也认可,立刻送到我这里来。”

        “喏!”

        李儒再度回答。

        李儒出了书房,迅速到了郑玄、管宁等大儒所在的区域。

        这是邺城的大儒名士。

        在邺城,有着赫赫名望。

        如今的邺城,主要是有两座书院。一座书院是郑玄带着名士大儒组建起来的,另一座书院是庞德公和司马徽北上组建起来的,都是有各自的名士大儒。

        这些人,都是能力出众。

        李儒面对郑玄,也是不敢有丝毫的不敬。不仅郑玄是袁尚的老师,更因为郑玄本身是天下名儒,是士人领袖。历史上的郑玄,在建安五年的年底,也就是官渡之战结束后就病死。

        因为袁尚的存在,让华佗为郑玄诊治,且郑玄如今一应都极好,所以身子骨颇为硬朗。即便是已经七十出头,精气神也是不错,全然不像是一个七十开外的皓首老者。

        李儒说道:“郑公,所有考生的试卷,已经是送来。如今,可以开始阅卷了。”

        “那就走吧。”

        郑玄点了点头,缓缓站起身。

        他眼中也有期待。

        袁尚改革招录士人的办法,采取开科取士的方式,他是极为赞同的。天下士人,读书很不容易。天下的读书人太少,以至于民智未开。

        如果能开科取士,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读书,那就是开启民智的过程。

        为什么之前读书的人少?

        第一,是读书难,尤其读书需要消耗大量的钱财,而且求学也不容易,一般人读不起书。毕竟你读书后,家中就少了一个劳动力,在农忙时节没有人耕种,还得吃白饭。

        第二,读书无用。世家大族的子弟,亦或是豪绅子弟,即便不怎么读书,一样能做官。

        因为举孝廉这一制度,本就有利于世家子弟,他们有足够的关系,到了年纪就可以举孝廉,然后开始做官。可是一般的寒门或者是普通人,读了书后,你即便有些学识,想出人头地,也没有机会举孝廉。

        这也就导致普通人,不愿意付出代价去读书。

        如今,却是不一样。

        科举的出现,导致了寒门或者是普通人读了书,就有了鱼跃龙门的机会。

        即便这个机会很小,可总归是比原来举孝廉的制度更好,会有很多人去试一试。

        一旦成了,就是彻底改变命运。

        科举的出现,相对公平。

        这是郑玄为之赞许的。

        郑玄带着一众人,来到专门堆积试卷的地点,一众人各自落座。郑玄不需要负责批阅试卷,他只需要总揽全局就是。在郑玄吩咐开始后,庞德公、司马徽、管宁、邴原都开始阅卷了。

        四十个士人,全都埋头阅卷。

        如今虽说抵近中午,不过在此之前,郑玄、管宁、邴原等人,都已经在王府吃过饭,所以不需要再耽搁时间。

        哗啦啦的阅卷声,不绝于耳。

        翻卷声音此起彼伏。

        所有士人,都是在忙碌着。


  (https://www.24kxs.cc/book/1/1622/8915079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