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9章 孙权的顾虑
第889章 孙权的顾虑
对于是不是要偷袭荆州,在东吴内部,多少还是有点分歧的。
虽然说呢,周瑜已经做好了必要时刻,放弃自己的名声,为东吴争取最大利益的打算,但周瑜终究是世家子出身,又是名满天下的名将,真到了事到临头的一刻,周瑜多少还是有点含糊。
能不把自己大半辈子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名声给毁了,还是尽量不要毁了的好。
再说了,虽然这次没有名义上结盟,但天下明眼人也多的是,这次汉吴两国这套组合拳打的这么漂亮,你要说私下没点交易和约定,谁也不能信啊。
所以啊都已经背盟两次了,再玩背盟,顺带还要搭上周瑜自己的名声,周瑜多少还是有些纠结的,希望能避免就尽量避免的好。
但,孙权不同意啊!!!
真不是孙权彻底不要脸了,而是现在的局势发展,虽然对东吴很有利,但最有利的,还是他刘氏的大汉啊。
陆逊在攻入汝南后,本来是一片大好的局势,但因为地形不熟悉,再加上汝南各县也没有跟陆逊预料的那样闻风而降,导致陆逊并没有抢在曹休之前攻取上蔡,让曹休率领一万余士卒及时回援到位。
陆逊虽然有兵力优势,但面对上蔡的坚城,必须要打攻城战,这对东吴军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
即使如今东吴军的陆战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攻城战的惨烈程度,也远超一般的野战,对东吴陆军来说,也是一大考验。
再一个,陆逊也有点不知道该怎么跟孙权汇报比较好。
在汝阴到颍阳一线击破了魏军主力后,陆逊并没有顺势攻占颍阳,因为在陆逊看来,颍阳不算是战略要地,攻与不攻都可以,当务之急的领兵迅速北上,抢占上蔡。
只要攻下上蔡,没有了后路的颍阳,肯定会不攻自破。
因此,陆逊留下了周瑜的长子周循,领兵三千,看住颍阳的魏军,自己则带领主力,北上进攻上蔡。
这个安排,陆逊多少是看在周瑜的面子上,提携周循的意思。
毕竟根据情报判断,颍阳守军不多,守城的高堂隆虽然官居陈留太守,但他并不擅长军事.周循只要看住颍阳,等到将来全据汝南后,他也有一分不小的功劳。
但,陆逊怎么也想不通,周循到底是怎么看的颍阳,怎么就能让高堂隆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收拢溃退的魏军残兵,并且三千,五千的往上蔡送。
真的,就周循的这个水平吧,陆逊都有点怀疑,上大将军到底是怎么教育下一代的也忒拉胯了!!!
陆逊这边在进攻曹休守卫的颍阳,虽然也很困难吧,但仗着兵力优势,已经把曹休给逼得快要跳墙了。
可当曹休撑过了最开始的五天艰苦守城后,每隔个三五天,就有一两千,甚至三四千援兵从颍阳回援上蔡.这谁受得了?!
倒不是说这些败兵的战斗力有多强,关键是,明明是被动挨打,苦守城池的时候,突然每隔个三五天就有援兵到来对守城将士的军心士气的提升,是巨大的。
给人一种老子还有援兵,还不用死的觉悟。
就这样,上蔡的防守是越来越坚韧,守军的士气是越守越高,而东吴军这边,连着攻了十几天,依然看不到攻破上蔡的希望,军心反而受到了一些影响。
毕竟东吴军是世兵制,打顺风仗的时候,各部将领都想着夺功劳,捞好处,给自己增加世兵名额,但一旦打了逆风战,就没几个愿意真正搏命的人了。
这不是陆逊的能力可以挽回的,除非是孙权亲自到前线指挥战斗但孙权的那个指挥能力吧,虽然陆逊嘴上不敢说,内心却是希望这位千万别来。
所以,陆逊只能是给孙权发送战报,寻求休战的可能性。
攻入汝南,其实对东吴军来说,战略目的也已经达到了。
攻克了大半汝南,虽然没有能够达成获取进入中原通道的目标,但也基本消除了淮南的侧翼威胁,把彭城国完全纳入了包围圈.以后再要进攻彭城国,就不用担心汝南魏军的威胁了。
只要拿下彭城国的话,就可以把青徐和淮南两地连为一体,将来不管是自守还是北上作战,东吴都能掌握足够的主动权。
所以,现在休兵,就地防守,巩固占领区,其实也不是一件不能接受的事情。
陆逊的用兵风格就是如此,与其冒着风险去争夺不确定的战略要地,不如先把吃进肚子里的东西消化掉,完事儿了再考虑是不是能有更大的收获。
这虽然保守了一点吧,但也不能说没有道理。
可孙权接到这份奏报后,内心顿时有些不平衡了。
别看孙权呆在柴桑,似乎是大后方,但实际上,南阳战事,甚至是潼关战事,孙权知道的,都比陆逊要更早,也更详细。
潼关那边暂且不去说他,汉军和魏军打了一个两败俱伤,虽然现在看似汉军围困潼关,但实际上,要想打下潼关,没有个半年一年的围攻,是不会有结果的。
这点战略眼光,孙权还是有的。
只从这方面看的话,陆逊占据大半个汝南,彻底围困彭城国的战果,在孙权看来,也不是不能接受。
但问题是,南阳那边,关羽领兵攻克的宛城,现在正在往颍川郡方向进攻,这个结果,就让孙权很不舒服了。
一旦让荆州军攻克颍川,进军河南,跟西面的潼关汉军形成呼应的话,司隶地区的魏军就会陷入全面被动.就算想打洛阳保卫战,恐怕也没有那么多的兵力了。
再加上,从各地情报的汇总上来看,这次汉军北伐,总计出动了二十余万部队.这么大的动员能力,孙权是不相信,他们打下一个宛城就能心满意足了。
顺着这个思路思考下去,万一真的让汉军重新收复了洛阳,坐拥两京在手.这天下大势,恐怕要发生剧变了。
自古以来,得雍州者得天下但两汉年间,雍州颓废,汉末更是历经了数次大乱,所以大汉重夺雍州,孙权还能接受。
可如果自己这边受阻于汝南,而汉军却攻下司隶,坐拥天下最精华的司隶区域.以后可就是汉强,吴魏弱的局面了。
这种情况下,谁还会跟大汉继续维持结盟关系啊,孙权好不容易的当上了吴大帝,可不想重新当回大汉吴王!!!
所以,孙权决定,出动自己的后手,命朱然为帅,进驻陆口,屯兵备战,准备随时进攻荆州。
同时,孙权命人传书给周瑜,让他做好沿汉水北上,威胁襄阳的准备。
这次,目的不是一定要攻取荆州,只要能逼得荆州军回援,不让他们继续往司隶进军就可以了。
当然,如果可以的话.攻下江陵,全取长江防线,当然是最好的结果。
孙权自认为,自己的决定还是比较理智的,比如说他至少没有要求周瑜带着两万人去强攻襄阳,彻底攻取荆州.可当书信送到周瑜手头的时候,周瑜还是一阵头疼。
倒不是头疼孙权的战略有什么问题,他是头疼,自己这大半辈子的名声,大概率是保不住了。
可问题是,孙权在书信里解释的很清楚了,周瑜也不是看不清天下大势的人,他当然也知道,一旦让汉军占据了洛阳后,会引发什么样的连锁反应。
陆逊攻不下汝南,汉军却占据了洛阳,那么接下来的豫州,兖州,肯定也会被汉军一一攻取大吴这次出兵,完全是替他人作嫁衣而已。
而如果局势再恶劣一点,如果曹魏那边真的豁得出去的,选择保存实力,退出中原地区,据黄河而守河北那问题,就更严重了。
不管是大汉还是大吴,都不会放弃中原这块肥肉,到了那个时候,即使是周瑜,也会主张跟大汉翻脸,尽可能的争取到足够多的地盘和利益,双方大打出手是必然的。
而曹魏虽然看似损失了一块最精华的区域,但却换来了宝贵的喘息时间,摆脱被汉吴两面夹击的风险,完全可以依仗黄河天险,养精蓄锐,发展民生的同时,坐观汉吴争斗。
等到汉吴两家争到精疲力尽的时候,曹魏再一举出兵,重新收复中原,乃至于青、徐、雍、凉四州,都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当陆逊没办法在汝南取得更大突破的时候,不让大汉独占司隶,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这种情况下,周瑜是不可能会反对孙权进攻荆州的战略的.也因此,周瑜可以笃定,这场战斗之后,自己的名声肯定就保不住了。
起码那个嫁作人妇的小妹,一定会写信来痛骂自己的。
但.没办法啊,一切为了东吴,为了伯符。
(https://www.24kxs.cc/book/1655/1655022/11693640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