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2 章
【“后来者无论如何努力,都不能拯救不断下坠的大唐。
我们遗憾可惜难过,可回忆起安史之乱,却也知道,早在那时唐朝的命运就注定了。”
李一也不禁低沉了一下,那是大唐啊。
说起来大秦也就是有秦始皇加成,但它实际上存在的时间太短,要说后世人对大秦的感情,也不过来自秦始皇的爱屋及乌,来自对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皇朝的骤然崩塌而遗憾。
真要说起来,对华夏和后世来说,影响最大,印象最深刻的是汉唐。大秦建立起一个框架,是汉唐让华夏真正成型。
大汉也倾颓过,可是有刘秀再造大汉,刘秀之后还有刘备等人前赴后继的努力。
而大唐呢,自安史之乱后,在历史上就没什么声响了,这谁能不遗憾,不痛恨呢……
“说起来在安史之乱也不是没有励志故事,例如……”李一想举例,可是想到杜甫难过,想到李白悲伤,想到郭子仪难受,而且还会联想到郭昕,[cao]破防了好吧。
秉持着我难受也要让其他人难受的心态,李一幽幽道:
“算了,我们说一下安史之乱中发生的那些悲剧,至今依然人们难以释怀,也希望大家铭记。”
“从睢阳保卫战说起吧,这场保卫战,堪称安史之乱中最为惨烈的战争,但是双方其实实力很悬殊。
在睢阳保卫战中,县令张巡率领七千多人抵御叛军十八万人,因为叛军人多势众,周围的唐军将领都在观望,不敢轻易支援,于是睢阳成了一座孤城。
哪怕如此,叛军使出了各种办法攻城,却都被张巡巧妙化解,可是哪怕张巡再聪明再厉害,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在无有支援,城中粮食没有之后,张巡不得不做出一个残忍的决定。这场兵力悬殊的战役能持续了十个月,也正是因此。
当时城中粮食有限,起初,士兵们每人能分到一勺米,后来只能吃树皮和纸。树皮被扒干净了,守军又到处捕捉老鼠鸟雀。后来这些东西都吃完了,张巡把自己的爱妾杀了煮[shu],命令士兵吃下,其他将领也把自己家的仆人拉出来当军粮。
后来那些都吃完了,就开始……吃城中的百姓。”
李一闭了闭眼睛,“据说战争结束之后,整座城中的四万人只剩下四百个活人,几乎成为一座空城。”
“是真正的城在人在,城亡人亡,悲壮死守到最后一刻。
正因为睢阳坚守十个月之久,让唐朝朝廷在此期间不断地得到江淮财赋的接济,缓过气来,有了反攻之力,才能在睢阳被攻破前一个月收复长安,在睢阳陷落后10天又收复了洛阳,使叛军再也无力南下。”
李一默了默,“可是,这一切的代价未免太大了。”
“当时明明可以不用到这个地步的,但是周围有能力支援的就有节度使贺兰进明,驻军临淮,而许叔冀、尚衡也驻军彭城,但他们都持观望态度,不肯救睢阳之围。
当时张巡不止一次让人去求援,而突围而出的南霁云到许叔冀处求援,许叔冀不同意,只送布数千匹。()
张巡又派南霁云至临淮求援,南霁云奋力突围,见到贺兰进明。可贺兰进明却说:“睢阳存亡之事已定,出兵又有什么用处呢?”
?饼好吃提醒您《我为古人讲历史[直播]》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
当时南霁云保证过:“城也许尚未陷落,如已失守,我就以死向您谢罪。”
但贺兰进明担忧出兵后会被许叔冀袭击,又妒忌张巡的声名威望,打一开始就没有出兵的意思。但是他喜爱南霁云这位壮士,想留下他,大设酒宴招待。
音乐声起时,南霁云哭着说:“昨天冲出睢阳时,将士已整月吃不到粮食了。现在您不出兵,而设宴奏乐,从大义上讲我不忍心独自享受,虽然吃了,也咽不下去。现在主将[jiao]给我的任务没完成,我请求留下一个指头已示信用,回去向中丞报告吧。”说罢就拔佩刀砍断一根手指离去。
后,南霁云到了真源,李贲送马百匹;在宁陵宿营时,才得到城使廉坦的三千军队,可乘夜突围入城,到达睢阳的才一千人。”
“几番求援,最后得到不过是一些布,一些马和三千人。多么可笑啊,而这可笑的背后依然是唐朝内部权势争斗。
是的,哪怕在这时候,这些人背后的主子依然要争权夺势,依然不管不顾,说的就是李隆基这个垃圾。”
“如果不看张巡,而注意当时的政.治.局势,就会发现这是一个非常微妙的时期。
当时马嵬坡之变后,李隆基与李亨于马嵬驿分道。李隆基向南赴四川,李亨向北收拾残兵败将。此后不久,李亨就在灵武自行宣布即帝位,是为唐肃宗,改元至德,遥尊玄宗为太上皇。
而后,李隆基算是默认了,但是却依然不肯放权,他任命了虢王李巨为河南节度使在先,后李亨任命贺兰进明成为新的河南节度使。
也就是说此时的河南同时存在两个唐朝任命的河南节度使。而张巡此时已经被唐肃宗李亨破格提拔为河南节度副使,这意味着此刻河南节度变成了两正一副的奇怪局面。
虢王李巨对张巡的冷淡,是因为他是唐肃宗破格提拔。
贺兰进明同样对张巡报以冷淡的态度,也与张巡在被唐肃宗提拔后没有站队到唐肃宗这边有不小关系。
张巡当时只想当个纯臣,对太上皇和新帝都同样恭谦,没有站队。
这不能说他蠢,而是掌握者的过错。而错上加错的自然是李隆基,导致安史之乱在前,当了太上皇还不安分,指染朝政,不骂他骂谁呢?”
“而可悲的是,当时睢阳不是没有人议论过向东转移,但是张巡、许远认为睢阳是江淮屏障,如果放弃,叛军就会乘胜鼓噪南窜,那么江淮必亡,为此他们死守于此,不敢放弃。”
“睢阳城陷后,张巡与许远一起被俘。
安史军叛将尹子琦对张巡说:“听说您督战时,大声呼喊,往往眼眶破裂血流满面,牙也咬碎,何至于这样呢?”
张巡答道:“我要用正气消
() 灭逆贼,只是力不从心而已。()”尹子琦发怒,用刀撬开他的嘴,这发现他只剩三、四颗牙齿。
张巡骂着说:“我为君父而死,你投靠叛贼,乃是猪狗,怎能长久!?()_[(()”尹子琦都忍不住佩服他的气节,想要释放他。
可有人说:“他是谨守节义的人,怎肯为我所用?而且他得军心,不可留。”尹子琦于是以刀胁迫张巡投降,张巡不屈服。尹子琦又[bi]南霁云投降,南霁云未应声。
张巡呼叫:“南八,男儿一死而已,不能向不义的人投降!”南霁云笑着说:“想有所作为啊,您是了解我的,怎么敢不死!”于是也不肯投降,张巡于是与姚訚、雷万[chun]等三十六人一同遇害。”
“当这些人视死如归的时候,没有想到,他们所效忠的君王根本不在意他们的生死。
或许,他们也不是为所谓的皇帝而战,而是为了他们的大唐而战。”
“大唐不是一个人的大唐,而是每一个大唐人的大唐,大唐的百姓臣民都想要守护这个让他们骄傲的国家。”
“有节气的人总是互相欣赏的,知道张巡的故事,再读正气歌,实在令人忍不住泣泪。彼时文天祥于牢狱中写下这篇千古流传的正气歌时,大抵也是想到这些先贤们,为之动容吧,于是最后也做出同样的选择。”】
魏征突然想起之前记下的天幕的字字句句的纸张,翻回到宋朝部分,看见那正气歌,轻声念道:“……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是张巡誓师杀敌咬碎的牙齿,是颜杲卿打骂安禄山被断掉的舌头。”
李一低落道:“安禄山叛乱时,颜杲卿起兵讨伐,后城破被俘,当面大骂安禄山,被钩断舌头,仍不屈,被杀死。
而同一天,颜杲卿的幼子颜诞、侄子颜诩以及袁履谦,都被先截去了手脚。
袁履谦见何千年的弟弟在旁边,便含血喷他的脸,于是又被更为残忍地施行碎割,过路的人见了都为之流泪。”】
“原来竟是这样……”李世民眼睛通红,当时听,不过一个故事,如今才知道何等刻苦铭心,令人难受。
这些,都是国家的忠义之士啊!
李世民咬牙切齿,“这些王八蛋,王八羔子!”一个个争权夺势搞内斗,国都要亡了,这些混账都在做什么啊!
长孙皇后不忍的别过头。
“可恨老子不在,不然弄死那些杂碎。”程咬金尉迟恭等武将各个暴跳如雷,无可奈何。
若是不知道也就罢了,偏偏叫他们知道,却什么也做不什么,眼睁睁看着他们一手打下来的江山社稷被摧毁,看那些忠臣良将惨死而无能为力。
“太难受了。”程咬金垂头丧气,可他一惯是最有活力的。
【“说起来,安史之乱的第一年,安禄山就死了,但安史之乱却持续了整整七年。
这是因为唐朝最[jing]锐的军队在头两年就打光
() 了。
香积寺之战——一场名将对名将(),[jing]锐战[jing]锐的惨烈内战?()_[((),给原本血腥的历史,添上了最悲壮的底[se]。
当时大唐一方兵马元帅是广平王李俶、副元帅郭子仪、猛将李嗣业,领安西、北庭、于阗、朔方、河西、回纥等边军与诸胡联军共十五万人。
安史一方安守忠、李归仁,领曳落河骑兵、岢岚军、经略军等约十万人。
在这样几乎势均力敌的情况下,没有什么奇兵能胜,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谁能笑到最后。
双方的将士们,也基本稳定保持着一比一的[jiao]换比。
然而这些本都是大唐[jing]锐中的[jing]锐,是多少年战火刀枪之中淬炼出来的顶级战力,却就在小小的香积寺一带肆意挥霍着,他们的刀锋指向曾经的同袍。”
“在古代,一般军队的战损比到了三成,差不多全军就溃败了。但香积寺之战,双方战损比到六成时,还在血拼到底。
关键时刻,李嗣业一马当先,带领最[jing]锐的陌刀队组成最后一道防线,力挽狂澜,让唐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香积寺一战仅仅持续四个时辰,大唐军以七万[jing]锐的代价,阵斩安史军六万[jing]锐,俘虏两万,创造了冷兵器时代的阵斩纪录。
于是安史之战局势从此逆转,大唐成功续命一百余年。
但经此一战,大唐的[jing]锐尽毁,也开启了大唐的衰落。”
“还有什么比这更可悲的呢?曾经守护国家的士兵剑锋指向自己人,曾经一同作战的同伴今[ri]却在战场之上互相攻伐,每一个[jing]锐都是[jing]心培养出来的,却在这种情况下消耗殆尽。”
“这是莫大的悲哀和损失。”】!
()
(https://www.24kxs.cc/book/1656/1656392/1111095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