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朕这大明还有的救 > 第385章 多方助力

第385章 多方助力


第385章  多方助力

        朱由校背身扬长离开摊位,带着曹变蛟等人边走边逛了起来。

        “快来看,辽东上好的野山参啊。”

        “上好的蜀锦,刚刚运抵京城,快来看,快来看啊。”

        前门大街一如既往的繁华,但作为从后世而来的朱由校对这景象并不感冒,甚至觉得有些简陋。

        反而曹变蛟等人因久在里草栏场训练,今日能借着皇帝微服私访的机会,来到这里自是逛得津津有味。

        而朱由校也饶有兴趣的看着周围,不过他看的并不是周边市井百货,而是一些变化。

        就比如有的摊位卖着各类鱼货,这一看就是从天津卫送来的。虽然都被晒成了鱼干,但因价格便宜,还是有许多人在其中聚集。

        也有人在甩开膀子招工,听着其中喊话的意思,是西山煤场那边缺人,此话一出当即引来了许多脚力的围观。

        甚至还有人摆摊卖书,本来也没有什么好在意的,但其摊位上写着摘抄永乐本五个大字让朱由校瞬间来了兴趣。

        “你这书在图书馆里有的,在这里卖可卖得出去?”

        摊主是一个四十多岁短须书生,头顶方巾,坐在椅子上闲看着书。突然见一个锦衣少年来到了他的摊位,一边翻着摊位上的书,一边饶有兴趣问起自己来。

        他随即就把书一放,坐在椅子上漫不经心的说道:

        “就这还抢着要,图书馆虽好,但那么小,能塞得下所有读书人嘛。我这些书就是给那些挤不进去但想进去看的人准备的,买的人还多哩。”

        朱由校打开书一看,发现里面字迹工整,看来是专业抄书人写的。

        “皇帝颁布如此善政,却没想到衍生出这么多发财的路子,不知道他听到以后作何感想。”

        “呵呵,皇帝的善政倒是善政,咱们读书人感激着呢,不过也不影响咱们赚钱,现在图书馆排队、抄书、卖书不知道养活了多少人,这些人哪一个不念陛下的好。”

        朱由校闻言呵呵一笑,心想此人说得还挺对的。不过自己确实也没有想到会形成这样一个庞大的产业链,看来这图书馆无形中还促进了就业。

        “店家,我还听说陛下在城西建了个京师同文馆,专门让西教僧侣翻译西洋著作,不知那些著作有没有卖的。”

        一听朱由校说这话,那个店家不明就以看了一眼,面露不屑道:

        “那些蛮夷之书有什么可看的,可有我中华孔孟圣人之书有用。我真不知陛下是怎么想的,居然会让那些蛮夷之书进来,我断不会卖这些书来污我的摊位,绝不配与圣贤之书摆一起!”

        “那不知哪里有卖?我还是挺感兴趣的”

        那摊主一听这话顿时来气了,当即站起身不耐烦道:

        “去去去,原以为你也是个爱书之人,没想到居然这般无知媚俗。想去看那些个蛮夷之书的尽管去前面书店,那些店主为了赚钱盈利尽倒卖这些粗鄙之书,真的是丢尽了我读书人的脸。”

        曹变蛟一听摊主对皇帝如此无礼当即大怒,就要上前理会,但朱由校却毫不在意,摆摆手让其不要轻举妄动。

        “那就多谢店家了。”

        说完便转身走去,那个摊主望着朱由校离去的身影直摇头,随后便坐下继续看起书来了。

        朱由校也遵从那个摊主的指引,去了前门大街的几个书店逛了逛,发现里面大部分都有卖从图书馆抄录的永乐大典,看来很多都还能明白其中的价值。

        但售卖京师同文馆翻译的西洋著作的倒是不多,询问其中缘由,大概是目前翻译的不多,只有几本数学著作,因此卖的也少。

        不过对西洋著作感兴趣的人倒还不在少数,其中《几何原本》卖的最好。

        想到这里朱由校不由的欣慰起来,说实话在他看来中华典籍不比西洋著作差。但像《几何原本》这种书能够在大明传播开来都还是有益处的。

        想到这里他不禁想着要继续翻译,还要多翻译一些地理、博物、天文等著作,让我大明开开眼见也是好的。

        “走吧,去黄栋那里吧,不要让他们久等了。”

        从书店里出来,朱由校就带着曹变蛟等人在前门大街又逛了一会,随后又看了看天色,发现已过晌午,于是摆摆手带着众人往黄栋院落赶去。

        而事先接到消息的卢象升也早早地到了黄栋那里,向郑芝龙、黄栋二人说明前天皇帝给自己嘱咐的事情。

        “什么,陛下同意了?”

        黄栋府邸中,黄栋、郑芝龙同一个年逾四十的男子吃惊的望着卢象升,眼神里透露着惊讶。

        “确实,目前我收到的消息是朝廷已经确定了人选,到时候可能就会让大明商社的人随行。”

        <div  class="contentadv">        卢象升见他们二人闻言很是惊讶,又再次确认起来。

        “那就好,我之前在南洋早就听说西洋诸国众多,佛郎机也只是其中一大国而已,除此以外还有尼德兰、法兰西等国。只不过佛郎机人有先发优势,垄断了前往西洋的商路。

        如果我们能借这次机会前往西洋,就有机会打通商路,利润怕要多上好几倍。”

        郑芝龙当即兴奋地拍手称快,他说着便转身望向身边的那个中年男子。

        “舅舅,到时候你要好好选上几个精通佛郎机话的人去,定要把这条道路打通。”

        这个中年男子,正是郑芝龙的舅舅黄程。黄程本就是澳门的海商,经常前往南洋等地贸易,当年郑芝龙从福建跑到澳门找黄程讨生活。

        黄程便对他这个外甥多加照顾,亲自带其前往南洋,教其佛郎机语以及海贸的注意事项。

        因此郑芝龙在京城被皇帝重用以后,他便第一时间写信让黄程带船跟水手前往天津卫,帮助他打点生意。

        黄程接到信以后也是十分欣喜,他万万没想到只是让他外甥陪汤若望去一趟京城,就能够被皇帝相中,让其做海贸生意。

        不过他也知道大明商社跟自己的生意哪个重要,二话不说带着船员立刻来到了京城,帮助郑芝龙招募、训练船员,采购船只,拓展航线。

        也正因为有如此经验老道的海商的帮忙,才让大明商社很快就走上正轨。

        而黄程这段时间也前后奔波,乐此不疲,因为他其中享受到了以往做生意过程中前所未有的便利。

        都知大明商社有皇帝、勋贵们的投资,因此顺天府、天津府的官吏们根本不敢刁难,甚至去辽东、江南做生意也是极其方便,一路绿灯顺遂。

        就仅凭这一点就让黄程欣喜了,更别说去海贸的的利润有多高了。

        因此当现在听到皇帝要大明商社选几个人,跟随朝廷使团前往西洋的时候。他也是难以抑制自己的欣喜之情,听到郑芝龙的嘱咐后,当即说道:

        “放心,这可是大事,我都想自己去了,定会挑选几个聪慧机敏的人。”

        黄栋坐在一旁虽然也高兴,但是他更在意的是卢象升刚才提及的任命,就是他即将前往辽东担任辽河口新置县县令。

        “出使西洋的事情定要好好参考,不过话说回来了。如果去辽河口的话,我也有所耳闻,听说那边原本是盖州卫的地界。但人烟稀少,辽河也时常泛滥,虽然水网纵横,但也行动不便,如果要在那里从无到有建县丞怕是有些难。”

        卢象升昨日也在翰林院查过相关资料,自然也知道其中的艰难,现在听到黄栋的话也摇摇头。

        “其中艰难陛下也对我说了,但如果因为这一点困难就退缩,也不符合我的心意。再说此地关系到辽东乃至朝廷大计,我定不会退缩。

        再说又不是我一个人,到时候辽东都司也会派人官吏过来帮忙协助,到时候伱们也可以运输些粮草过来。”

        黄栋知道卢象升素来心思坚定,只要想到的事情定会去做,更何况还是这种皇帝的嘱托呢,现在见他这么坚定,最后还要自己的帮忙。

        于是也不再劝阻,反而站起身来,郑重其事道:

        “卢大哥,陛下跟你对我也多有提携,可以说要不是你们的帮忙,何来有我的现在呢!等你到辽东以后,我定会鼎力相助,虽然大忙帮不上,但运输粮草补给,甚至是运输移民都是愿为兄效劳的。”

        一旁的郑芝龙闻言也点点头,附和道:

        “就是,若无陛下的提携也没有我们的今天,大的帮不上,用海船运输没有任何问题,随叫随到。”

        卢象升也欣慰的点点头,现在的帮手足够多了。

        他昨天找了他的好友,目前在吏部观政的张维新,希望他能够跟自己一起前往。

        他原本想着还要费一番口舌,但是没有想到在他说明利弊后,张维新居然一口答应,愿跟他一同随行辽东。

        这让他感动不已,现在又见黄栋等人开口答应帮忙,顿时觉得担子轻松多了。

        “好的很,如此一来卢象升的事情就好做多了。”

        就在卢象升刚想出声感谢之时,就听见一声熟悉的声音从正厅外传来,循声望去,顿时明白谁来了。

        “陛下!”


  (https://www.24kxs.cc/book/1658/1658201/11600109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