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 第四百三十九章 这种差距,感觉都不讲道理啊!核聚变研究的开端!

第四百三十九章 这种差距,感觉都不讲道理啊!核聚变研究的开端!


航空材料院,后排基地的一座大型实验间。

    王浩站在实验操作台前,盯着台上的一小团粉末状物体,问道,“这就是提取出来的颗粒性材料?”

    “对。”

    曹东明点头道,“那边还有很多其他的,但都是大颗粒,而且也不成形状,我们后续做了分离,只得到了这一小堆材料,用显微镜观察确定是半拓扑结构的颗粒形态。”

    王浩轻轻点头。

    杨云和指着操作台上的搅拌器,迫不及待的介绍道,“王院士,你再看看这个,我们团队设计的搅拌器。”

    “在这个研究中,搅拌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们连续做了三次改善,做了很多次实验,才确定这个形态能够分离颗粒性材料。”

    王浩跟着看了过去。

    搅拌器,就是一个金属柱子,周边有复杂的扇叶设计,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破壁机的锯齿,实验过程中,搅拌器通过快速的旋转,把金属液体彻底打碎,使得其成为一个个小颗粒。

    曲贵也跟着说道,“我们的几次实验,主要就是针对搅拌器,其他也没什么可调整的。”

    “我们都认为搅拌器的形态是突破点。”

    “实验证明,确实如此。”

    杨云和被肯定也很高兴,因为搅拌器就是他的团队做的研究,能在实验中发挥作用,也就是他的成果、功劳。

    王浩走过去仔细的查看,还用手摸了摸几个扇叶,点头评价了一句,“很了不起啊!”

    杨云和顿时很激动。

    虽然他的年纪比王浩大很多,但双方的学术影响力完全不是一个级别,能得到王浩的肯定也值得高兴。

    两人都是院士。

    但院士和院士差距很大,甚至大到不可思议。

    有些院士能千古留名,所做的研究被认为有重大贡献,有些院士则干脆没有人认识,多数研究也不被认可。

    杨云和就属于后者,他的研究领域是金属加工、精密加工,是偏于工程类的方向,大部分成果也都偏小众。

    另外,高端制造、精密加工是个大领域。

    大领域方向有很多的研究,他的研究也不过是添砖加瓦,一些突破能让技术水平有提升,但有些可替代性强,具体有多大提升也很难说。

    杨云和一直希望自己能够有更突出的成果。

    现在就是了。

    微米级颗粒材料的研究非常重要,而他带领团队研究出的搅拌器,帮助新型颗粒性材料制造技术实现从0到1的突破。

    接下来他们继续给王浩讲着实验过程。

    杨云和也不断说着,“现在已经走出了第一步,接下来就是慢慢研究、不断的改善。”

    “一项全新的制造技术,就是要慢慢的提升。”

    “最重要的是,我们已经制造出来了,说明这条路是走得通的……”

    其他人也只能跟着点头了。

    王浩听的就只是笑笑而已,他并没有在意汤云和说什么,就只是继续了解实验方案、各项参与以及实验结果。

    等大部分都了解以后,他沉默了好一阵说道,“这样吧,下午你们就再做一下实验,从材料切割开始,一直到制造。”

    “我要看一下整个过程……”

    这个要求让人感到很意外。

    杨云和就惊讶的说道,“王院士,如果是从材料切割开始,一直到生产出来,最少要花费三天时间。”

    “三天就三天。”

    王浩不在意道,“我来之前就有准备,这次在首都最少要待半个月,下周一还要去科技部门。”

    “好吧。”

    杨云和和曹东明对视一眼,马上召集其他人准备进行实验。

    这一次就是重复上一次实验。

    他们已经连续做过很多次实验,实验准备相对简单,到下午的时候,实验就正式开始了。

    最开始的准备就是切割材料。

    这一部分是由杨云和团队负责的,材料切割好一些要进行几个制造工序,以便实现高温下让材料能更快的溶解。

    与此同时,就是对设备进行调试,保证能实现制造出对应电压、磁场以及温度的特殊环境。

    在整个实验的过程中,王浩一直都待在操作间里,仔细查看每一个步骤,碰到不太理解的还会询问一下。

    这样就能够详细了解整个制造过程。

    第三天下午的时候,实验就已经结束了,他们在容器里成功制造出了颗粒性材料,但冷却后也只得到少量的粉末状材料,大多数还是粘合在一起,或者干脆没有任何形态。

    “成功分离的只是少数。”

    “我们认为主要原因还是在搅拌棒上。”杨云和说道,“我们讨论过让扇叶分布更密集,再把中心轴的转速增加一倍,也许就能得到更多的粉末颗粒。”

    王浩点头道,“确实和搅拌棒有关。”

    他的话音一个转折,说道,“但我认为,并不是让扇叶分布更密集,而是要减少叶片数量,还有,中心轴转速也要降低。”

    “减少数量?降低?”

    杨云和满是不解。

    曹东明和曲贵也很不理解,他们同样认为粉末状颗粒数量少,是因为‘搅拌不充分’所导致。

    如果增加了叶片数量,再提升中心轴的转速,就能得到更多的粉末状材料。

    王浩道,“我看了整个实验过程,每一个工序我都看了,整体上是没有问题的,但最后得到的粉末颗粒却很少。”

    “所以问题一定是出在最后的搅拌器过程上。”

    “超导金属溶液是没有问题的,搅拌的强度也足够高。那么你们想没想过一个可能,或许并不是搅拌不充分,而是搅拌太充分了。”

    “那些已经被分离的粉末颗粒,在更加充分的搅拌下重新粘合在一起……”

    他说的指向一大团黏在一起的金属,说道,“如果你们观察这一团金属,就会发现它是由一个个小颗粒组成。”

    “大部分小颗粒,都具有半拓扑结构。”

    说到这里,已经足够了。

    杨云和、曹东明以及曲贵不约而同的看向那一团金属,曲贵干脆走过去把金属放在设备下方,利用设备的放大器观察起来。

    这是直接的放大观察,倍率就没有那么高,但还是能看出金属确实是由一个个颗粒组成的。

    杨云和也过去看了一下,他有点不愿意相信。

    王浩否定的是他的判断。

    如果王浩的说法是对的,就证明他的判断是错误的,他也忍不住小声都囔一句,“也许不是半拓扑结构的颗粒呢?”

    ;“很多材料放大来看都是这个样子的……”

    这个说法也有道理。

    但是,曹东明和曲贵更愿意相信王浩,而且具体情况也能观察得出结论,他们马上让其他人给那团金属做切片研究,只要放在更加精密的设备下观察,就能知道微小颗粒具体是什么形状了。

    在真正做切片观察以后,实验人员还做了一张放大的图片,图片显示了十几个微小颗粒的形态。

    很明显。

    王浩是正确的。

    “这些就是半拓扑形态的颗粒,也就是说,我们已经分离出来了,只不过搅拌的动力过大,让它们黏合在了一起。”曹东明总结说道。

    王浩则是道,“这个和磁场也有关系。”

    “你们的磁场设计是朝着两个方向的,我认为可以试着采用竖直圆形磁场布局,让磁场方向和搅拌方向保持一致。”

    “这样一来,小颗粒就不容易粘合在一起。”

    王浩又提了一个建议。

    这次杨云和不说话了,因为结果已经证明他是错误的,但是他对实验还是非常积极的,马上就和团队其他人研究去除扇叶,同时也对搅拌容器进行改造。

    曹东明则找到其他人,一起改造磁场发生装置。

    虽然不能快速磁场变成完善的圆形布局,但把控让整体顺着搅拌方向还是没有问题的。

    一天后,研究组进行了第二次试验。

    这一次不用做什么前期准备,他们用现有的材料直接做最后一步研究,把融化的既定材料,倒进承装超导金属液体的容器中以后,外部封闭就开启了中心的搅拌装置。

    伴随着‘嗡嗡’的响声,搅拌只持续了二十秒左右就停下来。

    之后就进入到冷却、提取环节。

    当进入到这一环节以后,所有人都已经知道实验成功了,因为他们能清楚的看到一大堆的粉末颗粒,而不是黏合在一起的物质。

    王浩也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虽然还不能够确定结果,不知道制造出来的颗粒性材料的具体尺寸,但即便是百微米左右的大颗粒,也能够让以金属材料为基础的湮灭力场技术获得巨大的提升。

    其中包括横向反重力技术、常规反重力技术以及f射线发生技术,f射线发生技术直接关联可控核聚变技术。

    可控核聚变技术,最大的难点就在于反应容器。

    不管是托卡马克磁场装置,还是一起其他的理论研究,最终的目的都是制造出容纳高强反应的容器。

    现在的微米级颗粒性材料,就能提升直流反重力场以及外层的强湮灭力场的强度。

    内层反重力场可以降低反应速度。

    外层强湮灭力场的强度高,能吸收能量最大上限高,也就意味着容器所能容纳的反应强度数值更高。

    这就保证了安全稳定性。

    在实验结束以后,王浩也赞叹道,“研究终于有了大进展,大家都做的很好,这个研究实在太重要了。”

    “我也不用和你们保密。”

    “后天我要去科技部门谈的就是核聚变技术,有了颗粒性材料的进展,核聚变研究的基础就更稳了……”

    “……”

    王浩说的内容还是很震撼的。

    曹东明、曲贵都非常的兴奋,他们知道研究非常的重要,但之前也只知道和湮灭力场有关。

    结果……

    关系到可控核聚变?

    杨云和也非常的兴奋,但他就有点笑不出来,感觉被打击的很严重。

    之前他一直觉得自己的研究很厉害,帮助颗粒性材料的研究,实现从0~1的突破。

    但仔细想想,他们的研究基础是王浩的理论,即便实现从0~1的突破,也是一起完成的,搅拌器的研究也只是个小难关而已。

    王浩来到航空材料院,只花费一个星期时间就让他们的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都可以说是实现从1~100的突破。

    这种差距……

    感觉都不讲道理啊!

    ……

    王浩去科技部门谈的就是核聚变技术。

    科技部门以及其他机构的决策人都想知道王浩对于核聚变研究的看法,因为核聚变是一个非常重大的研究,即便只是下定决心做研究都不容易。

    王浩的看法是至关重要的。

    之前王浩对于核聚变的研究并不上心,主要是因为还没有足够的基础,贸然开启项目做大工程式的研究,需要攻克的技术难关太多,想要真正制造出可控核聚变装置是极为困难的。

    现在就不一样了。

    王浩认为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核聚变的研究也可以讨论提上日程了。

    他在科技部门就是这样说的。

    显然。

    王浩的个人影响力非常大,他的看法甚至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当从首都返回西海的时候,科技部门就已经提前放出了风声,有一些媒体则开始了先期‘试探性’的报道。

    《百年工程:种花家准备开启核聚变研究项目!》

    《核聚变,超级工程!》

    《种花家将会成为第一个掌握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国家!》

    《我国可能会在一年内启动项目工程……》

    一系列的报道都是‘捕风捉影’,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证据,但有句话说的好:无风不起浪。

    很多媒体一起报道的时候,就肯定是听到了什么风声,舆论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部分都是支持的态度。

    普通人就只是赞叹一下,重点还是学术界的反应。

    学术界对这个消息不太详细,很多专家站出来表示说,“短时间不太可能启动核聚变的研究。”

    “那是一个超级大工程,最少是千亿规模来计算的。”

    “即便是采用了新技术,但有效性也是值得怀疑的,核聚变的研究不容许出现任何差错,现在应该还没有足够的基础支持。”

    “可能就只是讨论而已……”

    最后一个说法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

    有很多的大工程项目都只是进入讨论阶段,并没有真正去实施,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大型粒子对撞机。

    过去很多年时间,都在讨论建造世界最大型的粒子对撞机,项目论证了一次又一又一次,结果就只有讨论没有实施。

    现在的核聚变研究,比大型粒子对撞机还不靠谱。

    那绝对是比对撞机更大的工程,而且还是没有足够基础的研究项目,从进入论证阶段,到正式开启项目,再到研究有成果……

    时间跨度要多久?


  (https://www.24kxs.cc/book/1662/1662127/1111069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