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第一百八十二章
民国六年,公历1915年10月9日
关北的各大新闻报纸都刊登了同一则消息,关北无线电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这家公司的成立,给关北人带来了一种新事物,无线电广播。
历史上,华夏第一家无线电公司出现在二十年代的上海,通过自建电台播送广播,上海市民买到的收音机全部是舶来品,大多是美国货。
在邹先生成功为军用无线电瘦身之后,李谨言就起了兴办无线电广播公司的念头,不过邹先生对此兴趣不大,一门心思的研究军用无线电。他的长子邹启智受到父亲的影响,对无线电同样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且和父亲不一样,他的兴趣多在民用方面。李谨言得知后,专门给邹启智拨付了一笔经费,支持他和几个有共同爱好的年轻人成立了一个研究小组,不久前,他们成功研制出了第一台收音机,也就是俗称的矿石收音机。
不需要电源,电路里只需要一个半导体原件,结构十分简单,成本也很低,只是在接受-性-能上仍次于电子管收音机。不过相比起此时采用直流电供应,耗电量极大的电子管收音机,这种矿石收音机才更符合华夏人的需要,也更容易普及。
凭李谨言现在的实力,吃独食完全没有问题,但他还是以北六省总商会会首的身份,召集商会成员,邀请有意者入股。
北六省商界众人已经有了一个共识,但凡是李谨言介绍的生意,就没有不赚钱。虽说广播这个词还很新鲜,收音机是什么,在场的大部分人也不清楚,可只要李谨言开口了,多数人都有兴趣掺上一股。
殊不见如今和李三少合作的杜老板等人,哪个不是赚得盆满盈钵?就算不赚钱,能在李谨言跟前卖个好,大家也是十分乐意。
在和北六省商家达成共识之后,李谨言联系了在南六省的廖祁庭,把创办无线电广播公司的事情告知了宋武。
南六省内有众多最早开埠的沿海城市,对于新事物的接收及包容度更大。
听完廖祁庭的介绍,宋武也对成立无线电广播公司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并有意在十一月再度前往关北,一来为联合创办公司,二来,他也很想看看,现在的关北发展成了什么样子。
10月15日,关北的各大茶楼饭馆里都坐满了人。
随着墙上的自鸣钟敲响十下,店家摆在柜台醒目位置的收音机中传出一阵悦耳的乐声,一个清亮的男声从收音机中传出,关北广播电台开始了第一次播报。
在男声之后,就是一曲耳闻能详的定军山,轰的一声,茶馆饭庄里一下变得人声鼎沸起来。
李谨言正翻看楼氏商业集团上一季度的财务报告,却明显心不在焉,不时将目光转向摆在桌子上的收音机,当收音机终于传出声响后,他立刻调大音量,虽然音质远不如后世,却还是让他听得津津有味。
没心思再工作,把财务报告往抽屉里一放,李谨言拿起收音机就奔向二楼书房,沿途遇到的丫头听到声响,惊讶得瞪大了眼睛。
“言少爷,这是什么?”
“收音机。”李谨言好心情的对好奇的丫头笑了笑。丫头很不“争气”的红了脸,直到李谨言离开,还有些神思恍惚。一个年纪稍大些的丫头走过来,轻轻捏了她一下,“回神了。”
丫头这才意识到自己刚才竟然拿着掸子站在客厅里发呆,回想起原因,脸更红了。
“梅姐,我……”
“行了,知道,言少爷好看,新来的都要经过这么几遭。”年纪大些的丫头又捏了小丫头的脸一下,“不过看归看,可不许起什么心思,知道吗?”
“哪能啊!”小丫头被说得更不好意思了,“能进大帅府干活是福分,多少人羡慕。我爹娘都说了,少帅和言少那是天上的星君托生的,可不是一般人能想的。”
“你爹娘真这么说?”
“是啊,”小丫头回身,一边用掸子扫过摆在墙边的花瓶,一边说道:“我家从南边过来,当时活不下去,差点把我给卖了。如今我大哥在工厂里做工,年底就要娶媳妇了。下边有个弟弟总想着当兵,上次招兵时他年龄不够,人家不要,回家还抹眼泪呢!”
“真的?”
“可不是……”
两个丫头一边干活,一边低声说着话,路过的管家见着了,咳嗽一声,小姑娘顿时一缩脖子,等到管家过去了,互相看看,其中一个故意模仿管家的样子,咳嗽一声,眨眨眼,另一个小手捂着嘴,笑弯了眼睛。
书房里,楼少帅正在处理公文,虽然进攻库页岛的计划暂时搁置,但他手头的事情依旧不少,朝鲜,西伯利亚,加上国内,哪一边都放松不得。
“少帅,在忙?”
李谨言敲门之后,从书房外探头朝里面看了看,楼少帅放下笔,捏了捏眉心,“进来吧。”
走进门内,房门一关,李谨言把黑色的收音机往桌子上一放,摆弄了一下,里面传出了京戏的锣鼓声,“少帅,你听这个。”
楼少帅在德国读军校时,德国的军用电报发展领先欧洲,但民用无线电广播却尚未普及。
事实上,无线电广播产生的时间,距离现在也没超过十年。
“少帅,这是咱们自己生产的,无线电台也是咱们自建的。”
“哦。”
“……”就这样?
李谨言正无语,支在桌子上的手腕就被楼少帅握住了。
“少帅?”
带着枪茧的指腹擦过腕子的内侧,沿着宽大的长衫袖口向上,李谨言忍不住打了个哆嗦,下意识的摸向后腰,心中升起了一级警报。
季副官的敲门声“拯救”了李三少,楼夫人从京城发来电报,请李谨言月末到京城去一趟。同时还有从青岛和上海发来的电报,首批赴美的留学生即将陆续归国。
李谨言看着电报,琢磨了一会就猜到了楼夫人的用意,按照农历来算,下个月初就是楼二少的生辰。这样的话,楼少帅应该会一起回去。
“应该是为了二弟过生辰,少帅也一起去吧?”
“恩。”
看着堆积在案头的文件,李谨言打算最多在京城呆三天,否则楼少帅回关北后不知道要忙多久。而且,从京城传回消息,楼夫人这段时间正忙着“料理”戴建声,李谨言有快去快回的想法,也是因为他没兴趣围观,也不想凑这个热闹。
不久前楼五小姐被楼夫人接到京城“暂住“,不过两天,头上还绑着绷带的戴建声就被戴国饶扔上了火车,戴省长只有一句话,若是不能把楼五给接回来,他就当没这个儿子!嘴里这么说,心里却松了口气,无论如何,这个孽障的命总算是能保住了。接下来,就要看这个孽障的脑袋是不是能转过弯来了。
在戴建声被扔上火车前,戴夫人特地嘱咐他,“你媳妇是打是骂,就算是抽你鞭子,你也得受着!是你做了错事,这都是你该得的!”
戴建声也没糊涂透顶,被老子收拾过几顿,又被老娘如此叮嘱,知道此番赴京绝对是“凶多吉少”,不过谁让他自作孽?何况萧有德已经到了热河,至今仍没有离开的样子,戴建声再榆木脑袋也是戴国饶教育出来的,在女色上犯了混,不意味着他就真是个蠢货。
在火车上想起他之前的所作所为,戴建声出了一身冷汗。他还真如他老子说的,猪油蒙了心,当真是不要命了!
戴建声到京城的第一天,压根就没见着楼五的面,甚至连大总统府的门都没进去,楼夫人想要惩治一个人,就绝没有板子高举轻放的道理,何况是为了让戴建声好好长长记性?
只要楼五不心软,在京城的这段时间,足以让戴建声刻骨铭心,牢记上一辈子。
李谨言和楼少帅商定了赴京日期,回房后,对着另一份电报陷入了沉思。
李锦书是跟着这批留学生一同赴美的,他们回来了,她也应该有消息了吧?
直到三天后,他才得到得知李锦书已经归国的消息。她不知用了什么办法,甩开了跟着她的情报人员,和另外几个华夏留学生一起搭乘早一班客轮返回华夏。
当情报人员追着她抵达青岛时,她又化名舒雨前往了上海,在上海公共租界和几个美国朋友一起创办了一份青年报。在此期间,她不只没有联系李谨言,连李三老爷夫妇都没有得到她的丁点消息。
情报人员找到她后,立刻给关北发了电报,李谨言这才得知确切的消息。
回国了,却不和家里联系,这算怎么回事?若不是有情报人员跟着她,恐怕连自己都要瞒着吧?
李谨言实在不搞不懂李锦书的脑子里都在想些什么,情报里不是说这姑娘变了不少吗?就是这么变的?
将电报丢在一边,李谨言感到一阵的心烦,干脆叫人把电报原封不动的送去李家,让李三老爷和三夫人去和李锦书沟通吧。
该做的能做的他都已经做了,李家和沈家的退婚风波也早就过去了,李锦书今后会怎么样,他不想也不愿再-插-手了。
十月二十日,身在欧洲的许二姐给李谨言发来电报,是关于英国的消息。
由于防空力量的不足,德国的飞艇隔三差五的造访伦敦上空,不久前的一次袭击还在伦敦引起了一场大火,造成两人死亡,不下二十人受伤。自从确立海上霸主地位,本土从未遭受过攻击的英国,面对德国的飞艇束手无策,陷入了十分尴尬的境地。
就在几天前,伦敦东区,也是贫民的聚集区,发生了一场骚-乱,虽然骚-乱的规模不大,很快被平息,却也为伦敦拉响了警报,必须尽快找出能够克制德国飞艇的办法,否则大英帝国即使赢得了战争也必将颜面扫地!
许二姐的电报中还提到,德国人正计划对法国进行空中轰炸,具体时间未定,可以肯定的是,到巴黎上空扔炸弹的依旧会是飞艇。
看过这份电报,李谨言知道“马尔科夫”出发的时间到了。
伦敦,巴黎,甚至是柏林。
从华夏给英国带回了磺胺技术的“马尔科夫”,“无所不能”的马尔科夫,必将给这群欧洲人带去更多的“惊喜”。
俗话说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要想让马尔科夫发挥更大的作用,前期的“资本”必须给足。
李谨言打算让马尔科夫完成同英国的这笔生意,他会带着磺胺的资料去见他的上一任雇主。不过他带去的资料并不是全部,就像当初的德国人一样,想要完成药品的研发步骤,英国人还需要花费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不过就算英国人成功了,李谨言相信自己依旧有得赚。
英国人会把花大价钱买来的磺胺资料与盟友共享吗?
答案很好猜,不是吗?
而得知真相的英国盟友又会作何反应?
很值得期待。
十月二十三日,新的马尔科夫和他的“助手”,带着一只装有磺胺资料的箱子,坐上了前往欧洲的轮船。
同日,从李谨言处得知李锦书消息的李庆云,带着几个家人,登上了南下上海的火车。
十月二十五日,关北百货公司二楼摆在柜台上的收音机再次被抢购一空。
十月二十八日,关北电影公司拍摄的影片《军人》杀青,关北各大剧院影院门前的广告版上,都写上了该片即将在十一月初上映的消息。
(https://www.24kxs.cc/book/1663/1663546/681202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