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453章 孔

第453章 孔


看着出现在自己面前的蒋瓛,朱元璋非常的满意,道:

    “都安排好了?”

    蒋瓛回道:“是,家人乔装打扮去了燕国,仆人也已经遣散。”

    “臣再无后顾之忧,可以为陛下效死。”

    朱元璋问道:“不后悔?”

    蒋瓛坚决的道:“士为知己者死,能为太上皇为大明而死,臣死而无憾。”

    朱元璋大笑道:“好,咱没有看错你。”

    然后他脸色一肃,拿起提前准备好的诏书和令牌,冷声道:

    “从今天开始,你可以调动所有锦衣卫,可以调动不超过一个卫所的军队。”

    “去山东将孔家给咱查清楚,所有的一切。”

    蒋瓛双手接过:“臣决不负陛下所托。”

    然后没有再多说什么,转身离开了。

    朱元璋目送他离开,许久才收回目光。

    拿孔家开刀,是他思考许久才做出的决定。

    以前他虽然不喜欢儒生拿孔子拿理学压他,却并没有真的想弄孔家。

    很简单,儒家的礼教为统治阶级提供了法礼依据。

    在你没有办法取代儒家之前,就必须要遵从他的思想。

    然而,儒家本身就是对春秋以前,华夏的礼仪思想的总结。

    又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已经是华夏文化的代表。

    剥离儒家,就等于是自我毁灭。

    就连陈景恪都认为,不可能抛开儒家,最多就是推陈出新。

    说白了,就是用新思想重新诠释儒家。

    同时引入其他学派的思想,打破几百年来理学对人心的禁锢。

    这才是最适合华夏的道路。

    当了这么多年皇帝,听陈景恪讲了那么多课,朱元璋也认识到了这一点。

    所以,他就更没有动孔家的心思了。

    直到他退位之后巡视全国,亲眼见到了孔家是如何嚣张跋扈。

    曲阜上上下下全都是他们的人,几乎成了国中之国。

    他们仗着衍圣公的身份无所顾忌。

    草菅人命?奢靡……这些都是不值一提。

    很多行为低劣的让朱元璋都感觉下限被刷新了。

    用畜生行径来描述,那都是对他们的褒奖。

    当然,作为封建帝王,朱元璋有他的局限性。

    在他看来,只要大明国祚稳定,有点不和谐的地方也无所谓。

    当初他要拿孔家开刀,曲阜人自己站出来反对,维护孔家。

    现在被孔家鱼肉,那也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活该。

    只要孔家一如既往的支持大明就可以了。

    然而,孔家却觉得这些还不够,他们阻挠新政的推行。

    因为新政损害了他们的利益,让他们无法再作威作福。

    不光是在曲阜地区阻挠,还私下联络保守派官员,一起抵制新政。

    这才是最让朱元璋无法忍受的。

    不过当时的皇帝是朱标,他更希望用怀柔的手段,一点化解各种矛盾。

    朱元璋也不想干涉儿子治国,主要是他内心也有犹豫,所以就暂时将这个想法搁置了。

    可计划赶不上变化,朱标病重,他不得不重新站出来执掌大权。

    但直到此时,他依然没有动孔家的想法。

    毕竟,孔家的地位太特殊了。

    动孔家就等于是和整个儒家开战,这个后果太严重了。

    然后山东、凤皖(安徽)大旱改变了一切。

    朝廷运送过去的赈灾粮食,被孔家联合当地官吏侵吞。

    虽然只是一部分,但依然是触碰到了老朱的逆鳞。

    而且朝廷下旨免除灾区所有税收,孔家在曲阜依然正常收税。

    还联系周围的大户,提高佃户的地租。

    朝廷免税那是朝廷的事儿,你种我的地就得交租。

    啥?你说旱灾绝收了?

    那是你的事儿,和我没关系,又不是我不让老天爷下雨的。

    此举不知道逼死了多少人。

    当这些消息汇总到朱元璋这里的时候,他是多么的愤怒可想而知。

    于是新仇旧恨一起涌上心头,让他下定了决心。

    既然你们不想活,那咱就成全你们。

    正好为后世子孙解决一个隐患,也为景恪的《大同世界》推广减少一些阻碍。

    于是,他重新祭出了蒋瓛,让他亲自操刀此事。

    可以预见的是,孔家和儒家的反扑,必然会非常激烈。

    朱元璋虽然对自己充满信心,但他也不知道,这件事情最后会闹成什么样子。

    所以,蒋瓛离开后,他始终无法静下心来。

    手中拿着奏疏,半天都没看进去一个字。

    最后有些恼了,将奏疏往桌子上一扔:

    “拿走拿走,都拿走给太子送过去,让他自己看着批复不要拿来烦咱。”

    内侍立即过来,小心翼翼的将奏疏取走,一溜小跑给朱雄英送了过去。

    朱雄英正陪着徐妙锦遛弯,见到这么一堆奏疏,脸登时就黑了。

    “这老头子,越来越怠惰了,就知道欺负我一个小辈。”

    徐妙锦轻笑道:“快去忙吧,我自己走一走就好。”

    朱雄英点点头,然后弯腰对着她的肚子说道:

    “臭小子,赶紧长大,替你爹分担政务。”

    看着丈夫小孩子气的动作,徐妙锦眼睛里充满了笑意。

    她自然也希望,自己的丈夫和儿子父慈子孝,就如太上皇和皇上、太子一样。

    吩咐妻子小心,朱雄英就回到自己的书房,脸色却变得严肃起来。

    询问送奏疏的内侍道:“太上皇心情可好?”

    内侍不敢隐瞒,说道:

    “太上皇心情本来挺好,但方才蒋统领去见了太上皇,之后他老人家好像就有些不开心了。”

    朱雄英心道果然如此,老头子不会无缘无故把所有奏疏都送过来。

    能让他如此的,绝不是小事。

    而且任谁都知道,皇上病重无法理事,大权理应交给已经成年的太子才是。

    更何况太子很早就开始处理政务,威望能力都没有任何问题。

    一开始把权力还给太上皇,是希望洗掉太子身上的嫌疑,同时借用他的威望稳住朝局。

    然后再由他将权力交给太子,增加太子的合法性。

    毕竟创业君主,其威望是独一无二的。

    可现在都几个月过去了,太上皇始终没有这方面的意思,难免有些不正常。

    外人认为太上皇恋权,但朱雄英不这么想,他太了解自家皇爷爷了。

    之所以不把权力交给自己,必然是有大动作要做。

    这件事情还很难办,很可能会损及威望,甚至导致自己皇太子地位不稳。

    蒋瓛夜入皇宫,又悄然离开,更是证明了他的猜测。

    可现在的大明,还有什么事情能动摇他皇太子的地位?

    想不通。

    不过他也没有刨根问底,老头子这么做肯定有他的原因,需要自己知道的时候自然就知道了。

    不是他心大,而是对老朱充满了信心。

    大明朝没有老头子做不成的事情,自己的皇太子地位可能会动摇,他的地位无人可以撼动。

    于是他就让内侍离开,自己着手批复起奏疏。    

    不论皇爷爷想做什么,自己处理好政务,不让他有后顾之忧,就是对他最大的帮助。

    比跑过去追问他要做什么,然后盲目的加入进去,更能帮到他。

——

    另一边,将奏疏丢给朱雄英之后,老朱依然有些焦躁。

    就起身在宫里溜达起来,走着走着就到了马娘娘的住所。

    看了看宫门口,他迟疑了一下就转身想要离开。

    马娘娘身体不好,他是不想再用这些俗务烦她的。

    但刚走出没几步,却迎面撞上了马娘娘。

    他登时就知道,她应该是去照顾标儿,刚刚回来。

    果不其然,马娘娘看到他就微笑道:

    “真是巧了,我刚从标儿那回来就撞见你了。”

    “你说你啊,真是一点耐心都没有,我不在你就不能等一会儿吗。”

    听着媳妇的抱怨,老朱有些焦躁的情绪,瞬间就平复了。

    他也没有解释,而是顺着她的话说道:

    “那你可是冤枉咱了,我这是准备去标儿那寻你呢。”

    然后他不着痕迹的转移话题:“标儿睡下了吗?”

    马娘娘一边往前走,一边回道:“没有,在读书呢。”

    所谓读书,自然是内侍读给他听。

    或者内侍拿着书给他看。

    朱标远没有康复,经过几个月的治疗,也只是恢复了说话能力。

    但也已经很让大家开心了。

    至于完全康复,大家都知道不现实。

    最终的目标是通过治疗以及康复训练,让他能恢复一定的活动能力。

    至少能让他一只手一条腿活动起来。

    这样起码不会那么难受。

    尽管这很难,可大家都在竭尽全力往这方面努力。

    回到坤宁宫,马娘娘让内侍退下,才问道:

    “说吧,找我什么事情?”

    老朱打了个哈哈道:“我就是来看看你,哪有什么事情。”

    马娘娘白了他一眼,说道:“我还不了解你?”

    “平日里这会儿你肯定在处理奏疏,哪有空到处乱跑。”

    “今天放着政务不处理跑到我这里,肯定是有事。”

    老朱见瞒不住,只能将自己的打算和担忧告诉了她。

    听说他要动孔家,马娘娘的表情也变得凝重起来。

    “不动不行吗?”

    老朱缓缓摇头,说道:“我也想过,动孔家代价太大了,大明蒸蒸日上实在不宜发生这么大的动荡。”

    “但他们千不该万不该,最不该阻挠新政推行。”

    “现在大明的保守派,就是以他们家为首。”

    衍圣公虽然不掌权,可地位高啊。

    尤其是朱元璋废除丞相之后,衍圣公就成了名义上的文官第一人。

    每年朝廷举行大朝会、祭天之类的活动,衍圣公都是文臣的代表。

    他们一句话,就能影响到万千读书人。

    当然,如果没有变革,衍圣公也就是有名无实的空架子。

    可是变革改变了一切。

    反对派需要一个领袖,再没有比孔家更合适的了。

    于是,围绕衍圣公,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一个派系。

    这个派系,在保守派里都属于顽固派。

    一般的保守派,只是担心朝廷太激进,希望朝廷慢一点走。

    本质上还是希望国家变好的。

    以衍圣公为首的顽固派,是坚决反对新政。

    不分对错的反对。

    他们的目的,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以及他们所代表的法统。

    当然,维护法统也是在维护自己的利益,归根结底还是为了一家一户之私利。

    这股力量现在还不算特别强,但已经有了越来越强的趋势。

    这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忌惮。

    “陈景恪的《大同世界》都成书两年了,始终不敢外泄。”

    “虽然他嘴上说时机还不成熟,可咱知道,他是忌惮孔家。”

    一旦孔家站出来否认攻击他的学说,就算朝廷支持,想推行天下也会变得非常困难。

    最麻烦的,还是孔家和理学合流,那就真的难办了。

    有人或许要问了,孔家和理学不是一伙儿的吗?

    并不是。

    孔家很少表态支持某一派,因为没必要。

    不论哪一派上位,都要尊崇他们孔家,以此来抬高自己的地位。

    更何况,万一支持的那一派倒台了,岂不是就尴尬了?

    所以,他们没必要表态。

    哪怕理学大兴,孔家也没有公开说理学是对的,其他学派是错的。

    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孔家坚定的站在了保守派这一边。

    一旦陈景恪的《大同世界》发表,双方合流是必然的。

    马娘娘自然也能想到这种后果,表情愈发的凝重。

    老朱继续说道:“之前标儿和咱说过此事,他希望用更温和的手段解决孔家问题。”

    “所以咱也在犹豫,要不要采用激烈手段。”

    马娘娘却摇头说道:“标儿……还是有些天真了,孔家的事情要么不解决,要么铁腕。”

    “想靠怀柔政策化解,几无可能……不,根本就不可能。”

    她的言外之意,就是支持用铁腕来对付孔家了。

    这让老朱开心不已,心中的担忧尽去。

    自家婆娘的脑子比咱聪明,她都支持咱的做法,那肯定是没错的。

    只见他脸上浮出笑容,说道:“还是妹子你果断啊。”

    “咱还是受到景恪的启发,才下定决心来硬的。”

    马娘娘好奇的道:“哦?景恪如何启发你的?”

    朱元璋说道:“景恪力排众议,要军队去赈灾时说过一句话。”

    “有些事情如果我们害怕危险不敢尝试,后人就算想做也没有能力了。”

    “咱就想,动孔家也是如此啊。”

    “现在大明的权势,依然牢牢掌握在勋贵手里。”

    “而勋贵大多都是泥腿子出身,和儒家孔家没有半文钱关系。”

    “再加上分封制,他们只会听咱的,不会听孔家和儒家的。”

    “就算是文官,很大一部分也是法家和算学出身。”

    法家出身的官吏和计官掌握着钱粮,底层出身的勋贵掌握着军队。

    军队和钱粮都掌握在朝廷手里。

    儒家出身的官员就算再不满再反抗,也不可能颠覆大明。

    大不了就血洗一遍。

    当年蒙元都能让儒家跪下,他朱元璋也能。

    “但随着勋贵集团被分化瓦解,以后儒家出身的官员会越来越多,甚至军方都会充斥着他们的人。”

    “到那个时候,就算皇帝都拿儒家和孔家没有丝毫办法了。”

    “咱不能将这个隐患留给后人。”

    (本章完)


  (https://www.24kxs.cc/book/1667/1667854/1111067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