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勋章
深夜,乾清宫。
朱元璋看着面前的卷宗脸色铁青。
本来他退位之后,已经搬离乾清宫。
只是朱标情知自己不可能再执掌皇权,苏醒后不久,就执意搬出了乾清宫。
朱元璋虽然很不情愿,但为了方便处理政务,还是再次入住此地。
洪武大帝的精力有多充沛,前世已经证实过的。
自打他搬过来,每天晚上乾清宫的烛火都要亮到二更末。
但像今天这样,三更都快过完了还没歇息,也属实罕见。
内侍也全部被撵了出去,只有蒋瓛一人伺候在身旁。
房间静悄悄的,只有朱元璋翻动卷宗的声音。
过了许久,老朱突然说道:“蒋瓛,你怕死吗?”
蒋瓛毫不犹豫的回答:“不怕,臣就是贱命一条,幸得陛下恩宠方有今日的荣华富贵……唯有以死相报。”
朱元璋不置可否,指了指手里的卷宗,说道:
“那如果咱让你去查此事呢?”
蒋瓛的眼睛里,难以控制的流露出忌惮之色,迟疑着没敢回答。
朱元璋嘲弄的道:“你还是怕了。”
蒋瓛脸色浮出屈辱之色,下跪说道:“臣不是怕死,实在是对方势大,臣怕连累家人。”
老朱面露释然之色,说道:“是咱误会你了,起来吧。”
蒋瓛并没有起身,而是说道:“这大明是陛下的,只要您想做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若您真的决心要动他们,臣甘为马前卒。”
老朱反问道:“不怕家人遭殃了?”
蒋瓛面色悲伤的回道:“怕,但他们享受了朝廷的恩德,理当为朝廷牺牲。”
老朱很是满意这个回答,说道:“很好,不过咱也不能真的不顾你家人的死活。”
“过几日会有一批物资送往燕国,让你的家人一起过去吧。”
“咱会吩咐高炽,隐瞒你家人的来历,并在王府为他们安排一个体面的工作。”
“他的人品和能力你是知道的,应该信得过他。”
蒋瓛‘咚咚咚’磕了三个头,说道:
“谢陛下,臣死而无憾。”
朱元璋起身亲自将他搀扶起来,说道:
“这几日就不要来宫里了,好好陪陪家人,享一享天伦之乐。”
“等送走家人,再来宫里见我。”
蒋瓛起身说道:“臣告退。”
目送他离开,朱元璋露出一丝冷笑:
“当年咱让天地变了颜色,今日就再为这天下换一换心。”
——
最新一期的大明周报,以最快的速度送往全国各地。
还有一部分,被送往各军。
其中一支锦衣卫,快马加鞭追上神机营,将报纸送到了徐允恭手里。
他看过之后,再次感受到了朝廷的决心。
同时也松了口气,做思想工作的教材,有了。
作为全军统帅,他一直在关注将士们的心理变化。
因为按照军功计算的缘故,将士们对此行并不反感。
毕竟打仗是军功,救灾也是军功,而且危险性还更小。
何乐而不为呢。
可是大家之所以愿意,不是因为什么族群大义,而是军功。
这已经偏离了陈景恪和朱雄英最初的计划。
换成一般的将领,肯定不会管那么多。
只要我任务完成就好,管下面人怎么想的呢。
然而他的身份不一样,太子妃的亲兄长,和陈景恪、朱雄英又私交甚密。
他想要尽可能的配合两人的计划。
他了解陈景恪和朱雄英的真实用意,灌输大义思想。
救民护民是军队的职责,军功只是他们行大义的奖赏。
只是现在的情况,明显已经跑偏了。
大家眼里只有军功,没人在乎什么大义不大义的。
同样是救灾,光有军功没有大义,和旧军队是没有任何区别的。
今天他们能为了军功救民,明天就能为了军功害民。
熟知详情的他,也一直在想办法改变这种情况。
数次找抚慰使们开会,让他们将这一点传达给将士们。
但他只是个将领,并不是玩意识形态的大学者,不懂如何做思想工作。
抚慰使们比他也好不了多少,虽然他们一直都是负责思想工作,但也只会照本宣科。
接到徐允恭的命令,他们的做法很简单,把之前上面发给他们的教材拿出来,读给将士们听。
要知道,这些教材主要是用来培养他们忠君爱国的,护民方面的内容并不多。
最多也就是大家都是百姓出身,要爱护百姓,不能劫掠百姓。
别的就没有了。
用这种教材做思想工作,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
忠君爱国这一块,大家确实挺明白的,可护民这一块依然没什么人在乎。
徐允恭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一点办法都没有。
大明周报的到来,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而且,陈景恪让人不辞劳苦,将报纸送过来,目的不就是用来给将士们做思想工作吗。
于是下令,将报纸送到各抚慰使手里,让他们读给全军将士们听。
务必要让他们明白朝廷的良苦用心。
事实上,抚慰使们也在头疼。
护民是军队应该做的?还要让将士们都明白其中深意?
什么和什么啊都是。
军队不都是忠君爱国、开疆拓土吗?
护民爱民那是衙门的事情,和我们有啥关系?
不过官大一级压死人,徐允恭的命令他们自然不敢违逆,只能硬着头皮上。
结果可想而知。
现在上面给了教材,让他们都松了口气。
继而好奇心就起来了,他们很想知道,朝廷到底是什么意思。
打开报纸一看,所有人都震惊了。
原来朝廷是这个打算,原来……军队还能这样。
虽然他们水平不高,可毕竟是搞思想工作的,在很多事情上的敏感度是要超过常人的。
自然能明白朝廷这种改变的意义有多大。
但能明白,不代表就能理解。
军队自古以来就是用来打仗的,你们这么搞不是不务正业吗?
冒那么大险,花那么大的代价,值得吗?
只是值不值得并不是他们需要考虑的问题,作为军人他们要做的就是传达上面的意思,然后去执行。
所以,在拿到报纸之后,他们立即就展开了全新的思想工作。
至于效果吗……
只能说,有,但不多。
大家听了,但基本没当一回事儿。
对此,徐允恭也有些无奈,只能写信将此事告诉陈景恪。
不过很快他就没工夫操心这个了。
运兵船顺流直下,很快就到达了应天府。
在这里他们感受到一股截然不同的氛围,紧张。
乡野道路上,到处都是灾民,拖家带口向着应天府而去。
面对这些灾民,徐允恭也不敢掉以轻心,他太清楚后果了。
连应天府都出现大批灾民,更遑论其他地方了。
他都没有下船,只是在船上会见了应天府的官吏,详细了解了东南受灾情况。
毕竟应天府处在长江南岸,能更快的了解东南灾情。
得到详细情报后,他按照灾情轻重,对部下将士进行了分配。
然后全军顺流而下,前往各自的目的地。
当神机营到达的时候,当地官吏其实也非常紧张。
一开始还以为朝廷是怕灾民造反,才派人过来的。
等明白神机营的目的,有多震惊可想而知。
但比起其他地方的人,在震惊之后就是狂喜。
灾祸到来,他们也想做点什么。
可面对这种天灾,他们人手实在有限,能做的不多。
军队到来就不一样了,首先能保证灾民不会作乱。
其次军队人多力量大,如果真的投入到救灾中去,能做的就太多了。
所以,当他们得知神机营的目的,纷纷给予了支持。
从不多的人手里面,抽取了一支精干力量,配合神机营的工作。
有了当地官吏的引导,神机营的将士们,很快就投入到救灾中去。
见到军队到来,灾民都惶恐不已,以为是朝廷来驱赶他们的。
不怪他们会这么想。
历朝历代莫不如此。
灾民在朝廷眼里就不算人,而是麻烦。
比起赈济,更需要的是提防造反。
不过很快灾民就发现,和他们想的不一样。
这支军队并没有驱赶他们,反而引导他们前往安全的地方,帮他们建立的安置点。
还教他们防疫知识,减少不必要的病痛。
这还不算完,等他们得知还有灾民被困,立即前去营救。
一开始大家自然不信,以为就是做做样子。
可当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安置点,述说着自己是如何被救,所有灾民都信了。
这支军队真的是来救他们的。
然后……将士们察觉到灾民对他们的态度变了。
从原本的畏惧,变成了爱戴拥护。
原本见到他们,老远就避开的百姓,现在见到他们纷纷围上来表达感激之情。
各种逃难时候携带出来的一点物资,比如鱼干、肉干、窝窝头之类的,拼命往他们手里塞。
不要都不行。
还有很多大爷大娘,拉着他们的手述说自己家的情况。
什么我也有个儿子和你一般大如何如何。
试图给他说亲的人,那就更多了。
很多大胆的小姑娘,主动向他们眉目传情。
将士们哪受到过这种待遇,既兴奋又茫然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时,报纸上的内容,情不自禁的浮现在脑海里。
之前无法理解,当做笑话听的话,此刻却是那么的道理。
军队来自于民,是民的一部分,就要守护万民。
简直就是真理。
太上皇果然英明神武,早早的就发现了这一点,难怪他老人家能得天下。
百姓的爱戴,让他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荣誉感。
也让将士们的心态发生了变化。
从原本的为了军功救灾,变成了为守护百姓而战。
他们开始主动深入危险的地方,去搜救百姓。
于是,伤亡出现了……
——
京城。
陈景恪也没有闲着,始终在关注着东南灾情。
徐允恭的信他收到了,对于将士们反应平平之事,他并不担心。
口头说教能起到的效果确实不大。
等到了灾情,亲身感受到了百姓们的爱戴,他们自然会明白一切。
这也是他为何坚持让神机营去灾区的最大原因。
目前他主要工作,就是着手安排粮食调运工作。
大明不缺粮食,缺的是高效的运输粮食的手段。
能通船的地方还好,不能通船的地方,速度慢不说,路上的消耗也是惊人的。
面对这种情况,陈景恪提出了一个方案。
“军粮,把储备肉罐头送往灾区。”
早就很久以前,军队就已经开始大面积使用罐头。
主要是南方的水果罐头和沿海地区的鱼肉罐头。
当然,这些罐头也不是主食,而是作为辅食来使用的。
比如水果罐头,每周才能吃一次,还要一个小队的人一起分。
鱼肉罐头要多一点,平均每天每个人都分到一块,主要是用来喝汤下饭。
即便如此,比起以前只有粗粮吃,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
只不过限于制作技术,目前罐头的可靠保质期为六个月。
并不是说超过六个月就会变质,而是变质的概率会变高。
实际应用中,六个月后约有三成左右会漏气变质。
所以,大明一般会储备三个月所需的罐头,以应对突发情况。
比如这次的东南台风,就会影响到罐头的生产。
现在陈景恪要动用的,就是这三个月的储备。
此举自然遭到了群臣反对,朝廷又不是没有粮食,就是运输慢一点而已。
就为了争取这几天时间,动用军粮实在没必要。
万一中间再发生别的事情怎么办?
陈景恪也知道不能太激进,于是提出抽调一部分罐头投入到灾区。
“肉比粮食扛饿,哪怕只是一点肉汤,就能节约许多粮食,能少饿死很多百姓。”
最终在朱雄英的支持下,这条建议通过了。
朱元璋下旨抽调五分之一库存的罐头调往灾区。
罐头的运输速度,可比单纯的粮食快多了,很快一艘艘运输船出发南下。
就在这时,东南抗灾的最新消息传回。
共有一百六十四名将士牺牲,其中一百一十三人连尸体都没找到。
最惨烈的一次,一个总旗的人(50人)去山村救援。
突遇山洪爆发,所有人无一幸免。
这个数字并不多,随便一场遭遇战,伤亡都要比这多好几倍。
然而,每一个看到这个数字的人,无不为之震惊。
因为这个数字代表着一个信息:
军队救灾之策成功了。
朱元璋大喜,立即下旨对所有将士进行表彰,牺牲的将士封赏加倍。
同时将此事通告全军,让全军学习他们的事迹。
陈景恪既悲痛,又激动,找到解缙让他立即准备加刊。
“将这一百六十四名将士的名字、籍贯、生平功绩等等,全部都写出来。”
“要让全天下的人,都记住他们的功劳。”
解缙二话不说,召集报社的人连天加夜的工作,务求以最快的速度将加刊印刷出来。
这还不算完,陈景恪又找到老朱提出了两个建议:
“在灾区立碑,将所有牺牲将士的名字可在上面,供天下人瞻仰。”
“同时再制作一枚特殊的勋章,颁发给所有参与救灾的将士们。”
老朱好奇的道:“勋章?是什么东西?”
(本章完)
(https://www.24kxs.cc/book/1667/1667854/1111068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