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九章 难题
在包围圈中的敌军骑兵四处逃窜,希望能够冲破八路军的包围圈,然而却全都被猛烈的火力给打了回去。
当包围圈完全形成,不再留有任何缝隙的时候,孙德胜就下令停止了进攻,以避免因混乱造成无谓的伤亡,而导致敌军趁乱逃走。
德王知道逃不出去了,这才想起向范昭请求增援。
范昭根本就懒得去理睬他,再加上他现在也面对着八路军的压力,自身难保,因此连电报都懒得给他回。
天亮了,孙德胜指挥着八路军部队慢慢缩小包围圈,渐渐地将德王和他的手下全都压缩在一片狭小的范围内。
德王知道大势已去,最终选择了向八路军投降。就这样,德王对于这片草原数十年的统治彻底被终结了。
德王在草原上还是有很大影响力的,徐大龙就给了他一个立功赎罪的机会,让他带着八路军的部队去劝降其他的蒙古部族。德王为了立功赎罪,十分卖力,在他的努力下,争取了20多个小部族向八路军投诚。
少数不肯投诚的蒙古部族被消灭,只有少量的蒙古骑兵逃到了包头。
经过第一阶段的作战,联军部队毙伤俘敌四万六千余人,争取了7万蒙古骑兵向八路军投诚。
通过动员,徐大龙争取了3万多名蒙古骑兵配合八路军作战。
在剪除了日军的羽翼之后,徐大龙率领援军部队来到了包头,准备跟察哈尔派遣军进行决战。
范昭手下能够调动的部队只有两个骑兵旅团,总兵力15000余人,还有一些地方守备部队五千余人,再加上少量的蒙古骑兵。
他深知不是徐大龙的对手,为了保存实力,他就给华北方面军发去了电报,请求放弃包头。电报发出之后,他就等华北方面军的回应。
然而他等了一天的时间,也没有等到回复。当他接到报告说,八路军的前锋已经逼近包头的时候,他下了决心,不再等待华北方面军的回复,直接就带着部队向赤峰方向逃跑了。
这一招出乎了徐大龙所料,因为小鬼子一向都表现得十分硬气,哪里想到范昭竟然如此怂包。
徐大龙马上命令部队急行军,去追赶、拦截逃走的敌军。然而敌军的骑兵跑得太快了,联军部队硬是没有追上,只不过把那些步兵和跟随他们一起逃走的日伪人员全都拦截回来。
这些日伪军被包围在一片草原上,徐大龙正好检验一下他们带来的两门火箭炮的实战效果。
两台火箭炮车分别发射了四轮火箭弹,强大的威力看得联军部队的官兵们拍手叫好,而那些日伪人员则直接被打懵了,大部分人员直接就选择了投降,少量负隅顽抗的日军又遭受了一轮火箭弹的炮击,直接就给消灭了。
联军部队很快就占领了包头,付将军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十分高兴,他就向徐大龙提出请求,希望能够把包头交还给自己,他以前毕竟是绥远省朱席,这里是他的老家,能够回到这里是他最大的愿望。
徐大龙理解他的心情,就给斯令员发去了电报,希望上级能够同意付将军的请求,他认为这样更能够增强跟友军之间的团结,有利于抗战的大局。
斯令员一向是支持徐大龙的,他同意了徐大龙的意见,并且向上级做了汇报,最终上级采纳了斯令员的建议,将包头还给付将军。
付将军十分高兴,亲自带着部队前去接管了包头,并且派兵进驻了察哈尔各地,恢复了对察哈尔的统治。
当然,他也不会亏待徐大龙,为徐大龙提供了一大笔经费,还有大量的战马。
孙德胜一直都为把大量战马留在了关外而耿耿于怀,这一次他来到了察哈尔,就是为了战马。他原本也没有太大的野心,只希望能够恢复骑兵大队原有战马的数量就知足了。
可是现在他发愁的不是弄不到,而是因为缴获的战马太多而有些不知所措了。
在跟蒙古各部族的作战当中,联军部队缴获的战马超过了3万匹,其他未经训练的马匹更是数不胜数。
付将军又答应,可以提供不超过10万匹马,徐大龙可以随便挑。这么多的马匹,八路军根本就消化不了,内地不比草原,没有这么好的放牧条件,马匹多了,根本就养不起。
最终孙德胜带回来了14000匹战马,其中马武山军分区留下了五千匹,其余的马匹分给了大青山抗日游击纵队和八路军其他的部队。当初徐大龙借了楚云飞500匹战马,这一次还给了他1000匹。
在徐大龙的帮助下,察哈尔的地下党组织也组建了一支15000人的骑兵部队。
总之,这一次进军察哈尔,徐大龙大获全胜,再一次获得了八路军的最高荣誉红星奖章。
徐大龙的宿舍和其他的八路军干部们的宿舍也差不多,没有多少家具,显得空荡荡的。在墙角上有一只大木箱,在木箱的旁边还放了一只矮点儿的箱子。这只木箱是檀木做的,古色古香,看上去十分名贵。这是一个老物件,是林雪莹母亲当年的嫁妆,现在又送给了林雪莹。
林雪莹对这只箱子十分珍视,在这只箱子里放置的全都是徐大龙获得的奖章,到底有多少,就连徐大龙也记不清了。
此刻,林雪莹打开了箱子,将刚刚获得的红星奖章放到了里面。她凝视着这些奖章,知道这些奖章都凝聚着徐大龙的心血,记载着他为抗日所做的贡献。
良久之后,她才小心地合上了箱盖,还在上面盖上了一块红布,防止沾染灰尘。
她坐在椅子上,手托着香腮默默地想着自己的心事,目光中略带一些幽怨。
徐大龙是能人,能者多劳,林雪莹并没有太多意见,只是徐大龙经常外出执行任务,一去就很长时间,留下她一个人独守空房,令她感到寂寞难耐,还要时时牵挂。
这种日子真是不好打发。林雪莹现在很留恋当初没有跟徐大龙结婚的时候,那个时候徐大龙尽管也经常外出,可她总是能够陪在徐大龙的身边。到了后来,她的职务提升了,担任了马武山军分区的机要室主任,这份工作每天都需要值守,没有办法跟徐大龙一起行动。
徐大龙这次回来了,也说要好好陪伴林雪莹,来补偿她对自己的等待。可是徐大龙刚刚回到根据地才一天时间,又接到了军分区发来的电报,让他前往军区司令部报到。
林雪莹有种预感,恐怕徐大龙又要外出执行任务了,她的心里难免有些难过。
徐大龙这次从回绥远回来的确是不准备外出了,想把精力投入到马武山根据地自身的工作上,要好好地陪伴一下自己的爱人。
可惜的是上级并没有给他这个机会,一封电报发了过来,徐大龙就坐上了运输机,前来军区司令部报到。
接待徐大龙的是李长水,他告诉徐大龙斯令员和参谋长去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让徐大龙留在军区司令部里待命。
徐大龙问道:“李部长,上级要交给我什么任务,能不能透露一下?”
李长水摇了摇头,说道:“不清楚,斯令员临行前交代我,让我陪着你,一切等他回来再说。”
徐大龙想了想各种可能姓,可是可供参考的信息太少,他也想不出究竟会让自己去执行什么任务。
既然想不通,他也就懒得再去琢磨了。他想反正闲着也没有什么事,不如就去一趟后勤部,跟张万和一起去一趟兵工厂。
徐大龙提出这个想法之后,却被李长水劝阻了。
他说道:“斯令员说了,就让你在这里等着,他很快就会回来。”
徐大龙无奈,就让李长水帮助自己找本书打发时间。
斯令员和参谋长倒也没有让徐大龙多等,下午5点就回来了。
洗漱过后,休息了片刻,就派人来通知徐大龙,跟他们一起吃晚饭。
他们并没有去食堂,而是在斯令员的房间里简单地炒了几个菜。
他们没有喝酒,也没有谈接下来有什么任务,而是让徐大龙把自己上一阶段的工作,简单地汇报了一下。
对于徐大龙所取得的成绩,斯令员和参谋长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吃完饭后,斯令员、参谋长、徐大龙还有李长水来到了斯令员的办公室。
斯令员有喝茶的习惯,以前徐大龙来他这里,他肯定会拿出好茶叶来招待。可是这一次,斯令员直接就让过来准备沏茶的勤务兵出去了,他的脸色看上去也有些阴沉。
徐大龙再看看参谋长,发现他的脸色也有些不好。他就意识到肯定是出什么事了,而且一定不是好消息。
司令员沉默了良久,这才说出了坏消息,不是一个,而是两个。
第一个坏消息来自关外。关外的地下党组织接管了松山游击队之后,改编了松山游击队,由苏振宁担任纵队长,关镇山任副纵队长,地下党负责人担任纵队郑委,高志勇任副郑委。在松山根据地里的游击队主力编为三个支队,在靠近边境线的特别支队被编为第四支队。
刚开始的时候,他们的工作开展得卓有成效。打退了关东军发起的进攻,也取得了一定的战果。
然而关东军调集了重兵,分别围攻松山游击队和在边境线上的第四支队,结果松山游击纵队遭受了很大的损失,第四支队只有少量的兵力,依托着深山里的秘营坚持战斗。第四支队的主力再次退出境外,而松山游击队开辟的根据地大部分丢失,松山游击队的主力也不得不退进了关内。
更坏的消息是,高志勇在指挥部队撤退的途中遭遇了敌人的袭击,壮烈殉国。
听到这个消息,徐大龙的心情异常难过,眼泪忍不住流下来。
高志勇是徐大龙的老战友了,他年富力强,性格开朗奔放,工作任劳任怨,待人热情诚恳,是徐大龙很好的朋友。没有想到,自从关外一别,竟然就成了永诀。
办公室里的气氛异常沉闷。徐大龙毕竟是一个有担当的指挥员,不能沉浸在自己的情绪里。
他知道上级叫自己来,一定有重要的任务交给自己,因此他很快就擦去了眼泪,恢复了镇定。
他问道:“斯令员,有什么任务,请指示。”
斯令员没有说话,朝着李长水点了点头。
李长水也是一脸的严肃,他说道:“刚刚接到了陕北方向发来的电报,是原重庆办事处负责人发来的。他那里已经更换了密电码,因此无法直接跟你取得联系。他交代了一项任务。”
李长水就把负责人交代的任务详细地告诉徐大龙。
原来在重庆办事处撤离的时候,负责人在重庆留下了一个秘密联络小组。这个小组主要是负责做川军方面的统战工作的,是与重庆地下党并行的一个独立的工作小组。到现在为止,上级已经跟他们失去了联系整整两天时间了,发出的电报如同泥牛入海。
这个小组的工作开展得卓有成效,对于地下党方面来说十分重要。
负责人指定由徐大龙去搞清楚这个小组的情况。如果已经遇到危险,让他设法组织营救。
徐大龙听完之后,不由得苦笑起来。说实在话,这两件事情都不是他所擅长的。徐大龙对于重庆并不熟悉,对于这个工作小组更是一无所知。而且徐大龙刚刚从重庆回来,再让他返回重庆,一定会引起军统、中统方面的警觉,很有可能会遭到暗算。
徐大龙倒不是怕危险,而是搞地下工作他不擅长,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
关外这件事情,令徐大龙感到头疼的不是如何去打仗,而是松山游击纵队内部的关系太复杂,地下党负责人对于军事工作也不是太内行。徐大龙在重大问题的决策上,也没有决定权,行动会受到制约。在这种情况下,对付强大的关东军,他也感到十分吃力。
徐大龙坦诚地说了自己的想法,明确地说自己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但是他表示,无论组织上做什么样的决定,他坚决服从。
(https://www.24kxs.cc/book/18/18394/75893782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