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明文抄公 > 第160章 皇帝问计

第160章 皇帝问计


宁远伯府内,李成梁正在认真听着自己的大儿子的诉说。

    “也难亏张詹事是一个厚道人,你去好好聊小说就好了,怎么还聊起军国大事了?怎么,就这么急着超越为父?王阳明平定宁王多大的功劳,也就是封了新建伯。跟为父齐名的戚少保,最后也是未得封侯。为父封的这个伯爵,都不知道惹了多少人眼红。”李成梁说道。

    “那依着父帅的意思,我是去争辽东总兵的位子,还是新军统帅的位子?”李如松问道。

    “两个位子都各有利弊,辽东总兵的位子不好干,稍不留神就要被弹劾,为父都不知道被弹劾了多少次,你要是去接了这个位子弹劾也少不了。况且你我乃父子,回头又有几个御史上疏弹劾说辽东镇总兵父子相继,有重演唐代藩镇割据之患,那就麻烦大了。你看为父自从去官以后,就是待在京城,连自家府邸都不怎么爱出去,就是为了避嫌。”

    “当然,要是去当了那个新军统帅,这新军的章程我也不知道最后定成什么样子了,可是既然是新军,那就要有所革新,有革新就有争议,到时候弹劾奏章一样少不了。不过有一点又比当辽东总兵好,因为只是练兵,又是在尝试,总还有挽回的机会。要是在辽东总兵任上吃了大败仗,那就再也翻不了身了。为父之前换了多少人的总兵,好几位总兵都是战死沙场,莫要以为当了辽东总兵就能封侯封伯了。”

    “那依着父帅的意思,儿子还是去统帅新军为好?”李如松还是有些纠结。

    “也不是这么说,毕竟这个新军能练成什么样也不好说。张詹事久居海外,他看到的听到的那些西夷的练兵之法未必准确,就算是准确的也未必适用于大明。不过他提议的去澳门那里采购武器器械、聘请人员的建议倒还不错,朝廷确实应该办这事。之前佛郎机国挑起了边衅,被大明水师击退。不过听说现在佛郎机国在欧洲本土那边被英夷打的大败,佛郎机国应该也不敢搞什么边衅了,他们不远万里来此,既然打不过,总是还想靠着买卖赚些钱,现在和他们谈,也算是好时机。要是去澳门的事情妥了,这新军才有办起来的样子,要不然士兵还是老人,武器也是老武器,只是换了一下名头,又哪里谈得上什么新军。”

    “而且臣子的职事,都是由陛下定的,万一陛下觉得这两个位子都不适合你,让你去了别处也不好说。莫以为你在朝鲜立功,在军中就可以事事争先了。太祖皇帝、成祖皇帝封的开国公侯、靖难公侯还有这么多位,之前人家不想出来争,以后可不好说,莫要以为好事就是你的了。就说现在两个职位,伱要是当了辽东总兵,该作何布置。要你去操练统领新军,这新军你要怎么练,这些你可曾仔细想明白了?想不明白就要多想多问,要不然这官位到了,可接不住。”李成梁耐心分析道。

    “儿子谨记父帅教诲。”

    “你再好好想想,董总兵也不会那么快就卸任,新军也不是马上就能练起来的,现在如梅也去了辽东,辽东现在什么情势,你也多打听一下。新军这边虽然是张詹事倡议的,但是新军能练成什么样,都是看陛下的心意,看兵部和五军都督府的意思,你如果有志于此,不妨多多打听。朝廷对援朝抗倭的文武百官的封赏应该也准备下来了吧,到时候论功行赏,谁该去哪里,都会说的。你这次的功劳封爵还差一些意思,不过封个都督应该是不成问题,这也是武官品级的顶点了。”

    “朝廷已经在筹办了,封赏应该也就是这几日的事情了。”

    数日之后,朝廷褒奖封赏下达,李如松封太子太保,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宋应昌议和失误,所以只给了赏赐,没有晋升。其余文武官员,俱各有赏。

    张晓的官职已经提起来了,所以这一次也没有官职的调整,领个赏赐就算了事。

    不过张晓的居家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很快就又被皇帝召见了。

    御书房内,皇帝居高临下看着张晓。

    “你给两位皇子上的课,朕也是看了上面那个讲稿了,不过朕听说后面你又多加了时间,多讲了好些东西,这部分就没有在讲稿上面了,难亏你还能记得这么牢。你现在讲的这个百年战争,以后都要放在这个大国崛起列国国史的系列吧?”皇帝问道。

    “回禀陛下,确实如此。英国和法国都是欧洲列国里面的新起之秀,佛郎机国如今已经有盛极而衰的样子,以后的欧洲强国还要看英国和法国这两个国家。英国自不必多说,法国虽然因为百年战争国内受创不少,但是法王也借着打仗的机会重振王权,军队战力也提高了不少。现在统治佛郎机国和神圣罗马帝国的哈布斯堡家族,陆地上最大的敌人,除了奥斯曼国,就是这个法国了。”

    “张晓,朕有疑问,这哈布斯堡王朝虽然分家统治,总还是一家人,这左边一个佛郎机国,外面又有众多的海外土地,右边一个你所说的的神圣罗马帝国,地盘这么大,这英国有海上之险不好打就算了,对付法国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吧。”

    “陛下,看一国国力不能光看国土大小,法国看地盘也不算大,但是人口稠密,农耕发达,工商富饶,据说有一千多万人的人口,在欧洲里面已经是人口众多了。而且佛郎机国看起来大,其实内部不太平,美洲大陆现在还有好多土人还在对抗佛郎机人,在欧洲这里,佛郎机国的尼德兰地区还在闹独立,越闹越大,搞不好背后还有英国和法国支持,又要跟奥斯曼在地中海争霸,所以这漫天的金山银山也耗空了。至于这神圣罗马帝国,就更是不妙了,这偌大的帝国其实就是一个空架子,帝国各个诸侯都是各行其是,甚至还多次起兵对抗皇帝。而且哈布斯堡家族控制的领地看起来大,实则东一块西一块,法国就是杵在了哈布斯堡家族领土的中心,让哈布斯堡的土地东一块西一块的不紧密。”

    “你说的尼德兰,是在何处?”

    “陛下,在法国的右上方沿海之地。”

    “确实是很靠近英国、法国。如你所言,这哈布斯堡家族如今也算是危机四伏了。”

    “陛下圣明。”张晓心里暗想,能不危机四伏嘛,如果欧洲的历史线没有大的变动,再过二三个年,三十年战争就要开打了,那真的要打的惊天地泣鬼神。

    “张晓,以后你给两位皇子讲课,哪怕是外邦蛮夷的历史,也不要讲太多王室相残的故事,你可明白?”皇帝突然把话题一换。

    “微臣明白。”张晓赶紧回答。

    “朕知道,你不是一开始想讲的,但是你为皇子之师,所言务必要慎重。昔日辕固生和黄生在汉景帝御座前争论汤武革命和汉高祖起义兵反秦之事,景帝就说了,食肉毋食马肝,未为不知味也;言学者毋言汤、武受命,不为愚,让二生不要再随意论之,以免动摇国本。如今朝野上下,借古喻今者不少,朕也希望你不要借外讽内。”

    “微臣不敢。”

    “这欧洲西夷诸国要争霸,姑且不论。眼下倒是有一桩事情,不知道你知道没有,这是四川、贵州报上来的奏章,你仔细看看。”皇帝吩咐道。

    张晓接过几份奏章认真看了起来,虽然写的人不同,叙述角度不同,但是都写的同一件事,那就是杨应龙有谋反迹象,准备说杨应龙的行迹已经等同谋反了,只是朝廷之前忙于征倭之役没有顾得上。现在征倭战事结束,西南各省的官员都已经纷纷上疏,请求朝廷早做处置了。

    “陛下,杨应龙此獠反形已露,但是眼下不可轻易撩拨,以免杨应龙狗急跳墙,祸害川地。”

    “张晓,你也曾出使朝鲜,援朝诸将你有何推荐?文官这边朕是想派李化龙过去了,李化龙巡抚辽东有功,之前也在西南任过官。”

    “刘綎将军和陈璘将军都很不错,他们都是南方人,对南方气候比较适合,对于山地作战也是比较熟悉。臣还有一个提议,为了避免杨应龙狗急跳墙,可以派出一支骑兵驻扎川地伺机而动,哱拜所部就很合适。只要哱拜所部去了南边,朝廷也就不必担心他们能和北边蒙古人勾连上了。”

    “哦?你这主意倒是有些意思。看你的意思,杨应龙的事情还不算很急,还可以慢慢图之?”

    “陛下,杨应龙狂傲无礼,不只是藐视朝廷,旁边土司也被其欺凌,还搞宠妾灭妻,西南之地无不流传他的恶名。只要朝廷大军一到,各路土司也必当听从朝廷调遣。不过此时也暴露出一个问题,朝廷的西南之地是不是布防太过薄弱了,川地应该也有一支忠诚能打的精兵,要不是川地空虚,区区杨氏怎么又会生此觊觎之心。”

    “川地防务等平息了杨应龙之乱以后再议吧。兵部石尚书给朕递了办新军的章程,说是一开始只能练五千新军,朕还在发愁新军交给谁练,张晓你这奥斯曼篇讲新军讲的不仔细啊,这新军到底是谁在统领的?”

    “回禀陛下,这土耳其新军又可以叫做苏丹亲军,自然是归奥斯曼苏丹统领,当然奥斯曼苏丹也不可能次次亲征,所以如果苏丹不亲自出征,就会把战旗交给大维齐尔,这奥斯曼国的大维齐尔就相当于宰相之职,由奥斯曼苏丹任免,大维齐尔接过苏丹的战旗,就要率领大军战无不克,要是打了打败仗,或者是把战旗丢了,那就要被苏丹勒令自裁。”

    “这奥斯曼国军政,在这一点倒是颇有些楚国遗风,主帅失利,就要自裁啊。只是这大维齐尔又是执掌国政,又是执掌大军,权柄未免也太大了吧。不妥不妥,太祖皇帝可是说了,子孙后代不得再立宰相。那像佛郎机国、英国、法国呢?他们的军队又是何人统领?”

    “陛下,西夷诸国都还是世卿世禄制,要么是国王亲征,要么就是找贵族为统帅,大抵就是这样。当年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就是西夷诸国听闻耶路撒冷城陷落以后,西夷诸国派出大军和当时的埃及和叙利亚苏丹萨拉丁作战,当时英国国王狮心王理查、法国国王腓力一世、还有神圣罗马帝国的凯撒腓特烈一世,三王各自集结重兵跨海远征。”

    “这个神圣罗马帝国就算了,到这个耶路撒冷还有陆路可通,英国、法国两国国君就这么率领国内大军,国家也不管了,就跑来这么大老远打仗?难怪乎这佛郎机国能到处扩张的这么远。”皇帝看了看地图,有些感慨道。

    “那朕大概明白了,眼下新军需要选帅,朝中诸将你大致也认的,好些位你都见过,你可以新军统帅的推荐?”

    “臣举荐李如松将军,当然要是宁远伯能够老当益壮,也不是不行。毕竟朝中正经统帅过大军的将领不多,李家父子也是其中佼佼者了。”

    “你倒是会举荐,李如松朕还想把他放在别处历练。张晓,我看你一直不太赞同李如松出镇辽东,之前朕让你推举辽东总兵,你和李如松也算熟悉,都没有说他的名字。朕这些日子想着把李如松提为辽东总兵,也是有不少臣子反对,有说是不能让李家在辽东一家独大父子相继的,有说李如松狂悖无礼不便担任边镇总兵的,你是什么缘故?”

    “陛下,李如松将军确为勇猛之将,但是人情世故、纵横捭阖非其所长。”

    “那辽东总兵你可有人选推荐,你不要告诉朕又让李成梁再度出山吧。”

    “陛下,眼下辽东要灵活防守,臣举荐麻贵将军,当然为了安抚李家,可以让李如柏或者李如梅为副总兵,这样辽东的旧将也能心安。”

    “让麻贵去辽东啊……眼下火落赤被捣巢几次以后,倒是安静了不少,让麻贵过来倒也不是不能考虑。不过朕还是搞不明白,为何你极力推荐李如松担任征倭主帅,却又如此不看好他担任辽东总兵。”皇帝有些不解。

    “臣推荐官选,一向只管合不合适,并无私心。李如松将军勇猛有余,机变不足,目前辽东总兵的位子并不适合他。就算是在李如松将军面前,微臣也是这么说的。”张晓回答说。

    (本章完)


  (https://www.24kxs.cc/book/2633/2633936/1111097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