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为走出农残列个时间
全王业务端的员工都像打了鸡血一般,四处出击。
嘉禾粮油的豆粕卖到哪儿,业务团队就跟到哪儿。
不少下游的饲料公司,如海大、正大、通威、大北农、粤海、天邦等等公司都非常感兴趣。
甚至比全王预料之中的热情。
比新希望更为狂躁!
尤其是海大、粤海、天邦、通威等以水产饲料产品为主的公司。
不仅主动和全王联系沟通,听到要中草药和PFA需要等,其产品研发团队按耐不住了。
“加钱,加钱。”
“采购部干什么吃的,这么久了,就没有提前发现这种产品吗?”
“现在低抗生素残留的饲料在沿海的养殖企业里很抢手,现在正是抢占市场的好时机!”
“你让我等?加钱,插队!插队懂吗?”
如果这时开通一个直播打赏功能,相信榜一大哥的位置早就被抢疯了。
全王的饲料营养方案,已经有了相关的市场验证。
更是官方推崇的绿色健康的绿色营养方案,更关键的是有相关的认证。
这对于面临困境的国内水产出口企业,拥有很大的诱惑,市场前景普遍被看好。
而在农药上,情况则更为火爆。
事实上,全王的生物农药推出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在国内农产品面临出口技术壁垒和各种口碑崩坏的事件下,很多沿海的企业和农场主早就在想办法了。
如今央视等媒体的点火,只是最后的发令枪。
前文提过,岛国的肯定列表制度于2006年5月29日实施。
这对国内农产品造成了绝对打击。
对岛国农产品出口降低超过三分之一,而年初在岛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又将舆论引导到了另一个高峰。
肯定列表制度为什么会出台?
除了小鬼子保护本国产品的心思外,也和国内的农残太高不无关系。
在2002~2004年,华夏对岛国出口的冷冻菠菜中屡次检查出毒死蜱。
毒死蜱,听名字就不是什么好玩意,学名氯吡硫磷,高毒农药。
2002年2~6月,岛国在从华夏进口的冷冻菠菜中接二连三查出毒死蜱农残超标。
全面禁止——整顿——国家出面沟通--恢复贸易,然后2003年又连续四批菠菜查出毒死蜱超标。
然后又禁止。
直到2004年8月才恢复,而这时出口的成本已经大幅上升。
随后岛国就制定了针对性极强的肯定列表制度,一律性标准让欧美也拍马难及!
并于两年前正式实施。
两年的时间里,无数的企业遭遇重大挫折,也有企业变得更好。
在遭遇挫折的企业中,也有许多企业家积极应对,寻求应对之法,渐渐的适应了这种变化。
可是又出事了!
在去年末到今年初,岛国千叶和兵库两县3个家庭10余人,在食用了华夏冀省生产的速冻水饺后,先后出现了中毒症状。
其中有一名5岁的女孩病情危急。
经岛国警方确认,速冻水饺中混有甲胺磷,甲胺磷,和敌敌畏齐名的有机磷农药。
然后,小鬼子们就炸锅了。
各种疑似案例陆续出现。
各大广播、报纸、电视台对这几起农药中毒事件的报道形成了舆论轰炸。
岛国政府公开道歉,向全体国民谢罪。
而国内对企业的检查却至今没有任何问题,企业的一切标准都符合规矩。
事实上,这次事件直到2010年才尘埃落定。
起因是一名干了15年的炊事员,不满一直是临时工的身份,与正式工待遇天差地别,于是想搞点动静。
最终的动静确实够大,国内国外都有人受害。
华夏农产品也再度蒙尘。
并且由于涉及农药残留超标,而蔬菜又是农药残留的最大嫌疑来源。
因而包含蔬菜在内的诸多食品出口都遭受了重大挫折。
这也再度激怒了高层。
因为包含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早就被勒令暂停生产,全面禁止在农业上的使用。
这次事件后,农业部和各省地市的围剿更甚,无论传统势力闹腾得多厉害,大势不可逆!
推广绿色植保,拒绝高毒农药!
工厂勒令停产,经销商存货强制销毁。
政策的变化和实施直接为环保型农药带来约100亿元的增量市场。
新生势力的发展速度很快。
全王生物只是其一。
而且和大多数环保型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不同,全王追求的是高效无残留。
产品定位不同。
全王的产品价格更贵,客户群体是那些追求高端品质的农业基地。
尤其是有出口需求的基地。
全王的产品获得了欧盟的良好农业规范认证,以及USDA的有机认证,这时候的价值彻底展现出来。
但有不少人早就吃到了这种市场红利。
闽省,晋江,胡萝卜产业基地。
种子的播种工作才结束,欣源农场的刘源就开始联系生物农药的购买。
他的胡萝卜一直瞄准的岛国市场,种子一开始也是岛国的红芯七寸。
后来又换成了天禾超级红芯,还好换了,在面临出口难题时,天禾、德农和全王带来了针对性的植保方案。
岛国的检测极其苛刻,每100吨农货中,化学品残留量不允许超过1克。
出口成本也是天翻地覆。
不过没关系,在去年年初的胡萝卜出口中,虽然有波折,但和他一样的产品都顺利的通过了检测。
但也有没那么顺利的,因为甲胺磷超标0.01g,最后被退货。
而一旦产品没问题,小鬼子,你爷爷来了。
涨价!涨价!涨价!
因为积攒了一定的声誉,在今年的出口中,欣源农场等基地联合起来,再次狠狠提价。
用于出口的胡萝卜地头收购价格就达到了2元/斤!
要知道以前,收购价一般只有0.7~0.9元/斤。
现在这价格简直就是要疯!
因为重施有机肥少施化肥,产量有所下降,但一亩1.3万斤是没问题的。
2元/斤,一亩就是2.6万元。
去掉成本,一亩赚2万!
这可不得疯嘛!
他有什么理由不相信德农的植保方案,他有什么理由不买生物农药!
而晋江农业局,局长卫国在这个位置已干了两三年,见证了晋江胡萝卜产业这几年的变化。
日新月异。
面对肯定列表,晋江没有和省里的乌龙茶一样选择转内销,而是迎难而上。
他又想到了晋江第一个引进超级红芯的农户,是叫陈伯吧!
按他的一亩产量2万斤,岂不是一亩净收入要上4万元。
嘶~
此时,在东京,同样有个妇女倒吸了一口冷气。
“嘶~人参100g31日元,一小袋要200日元!”
“来一根好了,挑根大的。”
“生姜一斤200日元,算了,没用。”
以前,生姜只需50日元。
鲁省,烟台。
这里被称为‘日韩后菜园’。
岛国每年消费的冷冻菠菜,99%来自华夏,95%产自鲁省,而其中一半是烟台输送的。
这也意味着肯定列表制度对这里的影响极大。
叠加前几年的毒菠菜事件,对冷冻菠菜的检测可谓严苛到了极致。
在最难的前年,李云洋旗下的云洋食品,只因运输时有人无意触碰了一下农产品,就使标准中某项指标超标,从而导致整批货物被退。
太难了!
但摇头抱怨不如低头学习。
质检局组织的每次培训,他从来没有落下,这时他知道了有哪些检测项目,需要哪些设备。
然而,800种农药,数万个标准……
太难了!
这道题,我不会。
好在也知道了从生产源头控制农药使用,推行‘公司+基地+标准化’的管理模式等内容。
随后他就开始研究从哪里入手,在这个过程中,他接触到了德农农资和全王生物。
一个起源于鲁省的农资连锁超市,提供全套的农残解决方案。
在一年的试用之后,效果显著。
即使对岛国出口菠菜的成本每吨增加了5000元,但他很喜欢德农老总袁文武说的一句话。
“不能再走以前那种大打价格战、恶性竞争的路子,要品质,更要价格!”
李云洋认为这是对的。
肯定列表是吧双刃剑,伤人又伤己,岛国国内农产品物价飞涨,听说几根大葱就就要8块钱。
提价空间很高。
事实也是如此,云洋食品今年的冷冻菠菜就卖出了好价钱。
当全王生物声名鹊起的时候,他也为自己这两年的明智选择感到振奋。
苏省,盐城,响水。
一处德农超市的门店里。
“赤眼蜂、七星瓢虫,青刈除草剂,杀菌剂,趋避剂…”
“得嘞,叶总,货备齐了,你看还需要什么?”
“不用了,就这些就行。”
“那留个电话?”
“不了。”
叶君有点心虚,干脆的付了钱,然后就开着小货车走了。
不一会儿,就到了南河镇,在这里有一千亩的西兰花基地。
苏北平原地势平坦,也让这里的西兰花基地绿油油一片,甚是好看。
在显眼处还挂着一张牌子:京城奥运会核心蔬菜供应商——超大集团西兰花基地。
不过来自闽省的超大集团同样有农药、有机肥、种子、生物工程、畜产品等方面的研究。
之所以购买嘉禾的产品,原因是响水另一家西兰花企业在出口岛国时畅通无阻,超大集团反而磕磕盼盼。
11月正是采收这一季西兰花的时候,但超大已经放弃出口。
马上是下一季的育苗,早点为了明年做准备,心有不甘的超大研发中心也铁了心要研究研究。
好巧不巧。
在卸车的时候,林梅西开着一辆小车路过,小车后还跟着辆装有西兰花的货车。
林梅西就是出口西兰花的那家企业的老板
小车停下,林梅西探出头,问道:“叶总,怎么超大也购买嘉禾的产品了,前两年你还向我推荐超大的产品呢。”
叶君黑着一张脸,被人当面拆穿可不好受。
“这不是媒体吹得太凶,农药研发中心的人想研究一下。”
“行勒,你慢慢忙,我忙着去宰小鬼子去了。”
回过头,林梅西就把电话打给了相熟的德农门市部,告知了这一信息。
不过德农并不在意,想模仿,也至少需要几年的时间,那时黄花都凉了。
林梅西很欣赏嘉禾的自信。
所以他在和岛国进口商谈判的时候也很自信,就是一个强势。
“涨价了,山本君,太贵?”
“降价是不可能降价的,你大可以去找其它的货源!”
根本不虚,除了出口,林梅西还是嘉禾超市的蔬菜供应商,销路并不愁。
岛商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林梅西的企业建立了自己的产品原料基地,量大、质量好。
如果觉得卖亏了,就涨价,对方别无选择。
因为其它公司的产品要么量小,要么质量没它的好。
这就是掌握了产品的定价权。
就像岛国掌握了西兰花种子一样,国内的西兰花种子绝大部分从岛国进口,质量确实好,但价格贵得一批。
好在听说天禾也有了西兰花种子,只希望早点上市。
林梅西对嘉禾的西兰花植保方案心服口服。
别的基地一年死命的一年种三季西兰花,而他,选择了早春西兰花—大豆—秋西兰花的轮作模式。
实际收益却远高得多!
色板诱杀、性诱剂诱杀、食诱剂诱杀、迷向技术阻断成虫交配、天敌昆虫、植物农药。
全程绿色化防控。
没用过化学农药,肯定列表制度上的标准限制对他仿佛不存在一样。
亩均效益六七千元,今年的销售收入即将第一次突破千万元大关。
同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在宁玻,有企业打出了与农残誓不两立的口号,而两年前,这家企业的负责人曾悲观表示企业将全面停产。
在水产领域,沿海的鳗鱼出口企业开始要求基地采用绿色饲料添加剂。
在柑橘领域,瞄准出口市场的农场也在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
蔬菜、水产品、水果、茶叶……
全王生物就这么在中高端农产品领域里横冲直撞,为农民和企业主带去了财富,也为自己带来了财富。
阿魏戈壁上的苦橐草原料经过粗加工后,源源不断转运到地处兰市的工厂。
同样的,还有河西走廊、陇中、陇南的中草药,以及云省的除虫菊。
业务员不停奔波,工厂里的生产线也忙得冒烟。
唯一闲的只有全王的研发中心。
“颤抖吧,新希望!”
“哈哈哈……别贫了,你上次没看到余老大那张黑着的脸。”
“怎么会,他这些年这么拼,不就为了今天的业绩爆发吗?得趁他高兴的时候多说说!”
“嗯,也在理,从来没想对余老大还有这样的一面,还多亏了李慧。”
始作俑者李慧还在专心的看着文献资料。
而在酒泉。
余秦还没走进老板的办公室,迎面就碰到了刚巧出来的瞿阳。
后者握拳比了个战斗的姿势,“颤抖吧,余秦!”
余秦嘴唇不自觉的颤抖了一瞬,人麻了。
还好老板很正常,没那么幼稚。
郭阳接过余秦带来的资料,是关于在攀西和云省地区发展印楝树的合同等资料。
规划已经审过了,现在只是签过字,以及更重要的麻风树情况。
“华夏石油想和嘉禾合作。”
“原本他们已经准备放弃攀西的基地,嘉禾的举动让他们觉得还能抢救一下。”
“于是就想让嘉禾接管基地。”郭阳嘲讽道:“然后为他们提供原料。”
华夏石油并没有拿出足够的重视,只是一个叫康孟的副总联系了一下。
而且还联系的是攀西的印楝树基地。
那只是一个面积500亩的基地。
但凡发一份正式的函件,都会显得正式很多,而现在只会让人觉得是在随机钓鱼。
依然是那张茶几上,郭阳笑道:“有兴趣去管嘉禾生化吗?马上成立的新公司。”
“我不懂能源啊!”余秦有点茫然,“我原来只是一个高中生,后来才去兰大读了个函授。”
“植提当初也是从零开始。”
能一步一步走到现在,余秦是有点东西在身上的。
尤其是他对研发的重视,让郭阳格外欣赏。
集团对全王资金支援到账的那一年,全王的研发投入占比暴增到了50%。
全王研发中心的人才团队也是余秦四处拉来的。
可以说,全王能有如今的成绩,除了植物上的优势,余秦对研发的重视也至关重要。
如今,又有一个关键的研发项目——文冠果和麻风树果的油脂提取工艺。
国内有这方面的基础研究。
但还不成熟,尤其是工业化的规模生产,一个投产的厂都没有。
不过让余秦离开全王也只是他狮子大开口,先吓唬吓唬在说。
“全王离不开你,但嘉禾生化需要全王的力量,需要抽调一批技术人员。”
余秦有不好的预感。
“袁方、马林……”
“不行。”余秦摇头,“袁方不行,他手上还有宠物类药物的研发。”
“那马林、李慧……。”
“也不行。”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到底什么能行!”郭阳生气的将茶杯啪的一声放茶几上。
余秦瞥了一眼,没碎。
“你这专挑五六年的老员工,技术骨干,剩下的研发项目可咋整呢!”
“老员工我用着安心。”郭阳说道:“你必须得分一些出来!”
“最多一个。”眼见老板又要发火,余秦连忙说道:“后进的有几个研究方向挺合适的。”
“行。”郭阳一口答应了下来。
其实技术带头人和班底都有了,兰大的张浩力教授,其团队在有机分子化学上有较为深入的研究。
而选择全王的老员工自然也是想有自己的班底。
又和余秦聊了一会儿,全王在市场上的突破让所有为之奋斗的人都感到兴奋。
今年的业绩破15亿是原本的目标,但如今,全王突破20亿近在咫尺。
相比去年的10亿只是翻了个倍。
但错位竞争,别人没有的产品让全王的上限极高。
“前段时间有人问我,嘉禾有没有出售全王的打算。”余秦表现得很警惕,“我让人查了,是ADM的人。”
ADM和嘉吉一样,在饲料领域都有很强的实力。
据悉,这两家在植物源饲料添加剂上也有深入研究,只是产品慢了一步。
“嘉吉也在寻求收购法国的饲料巨头普乐维美,其也有和全王类似的产品。”
“没有人想落后。”郭阳有了警惕,“时刻注意他们的动向。”
由于全王的发力,嘉禾集团在这个冬季爆发了不一样的活力。
多年媳妇熬成婆,余秦在集团里的存在感强了不少。
当然,也和他那句‘颤抖吧’有很大关系。
有些中二,但却明确了目标。
这让天禾种业、河西乳业、嘉禾超市在年末的冲刺之中热情满满。
董旭已经拉起了一支队伍,嘉禾粮油的高端葵花籽油上市表现也不错。
而在重要的能源林项目上,嘉禾生化也悄然成立。
能源林基地的建设也已经展开,和农户、合作社、乡镇等的基地合同陆续签订。
动作快的,已经在进行一些基本的准备工作。
比如黄泥堡裕固族乡、张掖肃南的明花乡,这两个交界的乡镇,人烟稀少,面积广阔。
境内又多盐碱地。
成了嘉禾生化攻克的第一个桥头堡。
为了保护地下水,恢复草原上消失的泉眼,明花乡的25万亩耕地,将大面积退耕,实施水源涵养项目。
和周边的盐碱地一起发展文冠果,以及适当发展林下中草药种植、养殖等产业。
目前正在规划建设配套的滴灌管网。
这一千万亩土地中的六百万亩文冠果都将采用节水滴灌的方式。
这么大的工程让无数节水企业趋之若鹜,嘉禾虽然有了滴灌工厂,也不介意分一点出去。
面积太大,忙不过来,也分摊一点风险。
11月中旬,老挝的二把手到嘉禾访问,省里、市里,以及嘉禾百余名员工大力欢迎。
那天恰逢下雪。
但除了室内的交流,老挝方专程去看了看嘉禾环境治理的成果。
即使是冬天,但戈壁和河流上的一些痕迹也足以让老挝方备受震撼。
资金、技术、环保,嘉禾都不缺。
老挝最后的疑虑也彻底消失。
杨国成匆匆回了一趟京城,又返回老挝开始探矿之旅。
紧接着,柴达木农垦又来访。
这时,ADM的团队在一次行业会议上,正式向嘉禾高层发出了拜访考察请求。
在这个年末。
一轮一轮的接待,来往的企业和势力让嘉禾的总部大楼人影匆匆,国际化初现。
嘉禾向市里承诺的总部经济已经有了雏形。
(本章完)
(https://www.24kxs.cc/book/2662/2662622/1111076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