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君心何所思
汴京城的皇宫虽是几年前新修建的,却低调朴素,远没有长安的宫殿富丽堂皇。但是不管是皇室宗亲还是各位大臣,都不主张他们再搬回长安。
那里已经被戎狄人作践过了,他们不屑于再回去。但最根本的原因却是他们不愿回去面对面目全非的长安,不愿回去面对被戎狄人欺压过的百姓,不愿回首那段屈辱的、满是血泪的岁月。
只要他们不回去看看,就可以当做什么都没发生过,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建立他们的新都。
年轻的皇帝登基才三年多,他的皇后也很年轻。皇后贺知君是皇帝做临川郡王的时候娶的发妻,两人是少年夫妻,如今也才二十多岁。
贺皇后育有一子,快两岁了,随着山河日渐安定,皇帝身边也相继有了刘贵妃、梁淑妃、郑昭仪、王婕妤,但皇上对她们的感情十分淡漠,除了郑昭仪已有了六个月身孕,其他妃嫔均未育有子嗣。
皇上的心思根本不在这上面,有一件事让他发愁很久了。
是夜,御书房里烛火通明,贺皇后身穿绛紫色绣金丝双凤的交领大宽袖锦袍,立在皇上的身后,皇上却倒背着手,一言不发。
“陛下,还在为那本名册忧心吗?”
皇上听到皇后所言,缓缓转过身来,长叹了一口气,说:
“王丞相病逝前,朕去探望,他明明把那本记录着所有细作姓名和代号的花名册亲手交给了朕,朕就把它藏在书房,放在正堂那块匾额的后面,怎么会突然消失不见呢?”
皇上已经找了三个月了,还是找不到那本花名册。王贤临终前,告诉了皇上如何给各个线上的细作传递消息,召他们还朝,可惜皇上都还没来得及翻开那本花名册,它就消失不见了。
只一夜,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本花名册是皇上悄悄搬了梯子亲自放到匾额后面的,除了他自己,宫里再没有任何人知道这件事。名册消失前,连皇后都不知道它被藏在了哪。
见皇上心急又自责,贺皇后走上前去,安抚道:
“皇上,我们再想想其它办法。王丞相当初在先帝的密令之下于建章宫培养了一批细作,她们表面上的身份都是建章宫的宫女。也许我们可以调取一下当初这批宫女的宫籍,按照姓名一一查找,兴许能找到些线索。”
“朕知道,可是这样的办法太慢了,要何时才能找到这些人呢?朕前些时日刚刚嘉奖了凯旋的江渊,这原是一件让朕十分愉悦的事情,可是朕一想到还有那么多无名的英雄流落在外,朕甚至都不知道他们到底叫什么名字,如今又在哪里讨生活,朕的心中就根本没办法高兴起来!”
偏偏这件事又不能明目张胆地到处查找,这样细作的身份很容易被人冒名顶替,大家若是都知道皇上在找那些细作们,欲加以褒奖,那么一些奸邪之人定会想方设法地前来冒名领赏,以求荣华富贵。
如此就更不好分辨到底谁是真正的卧底了。
然而,令帝后都没想到的是,第二日,工部侍郎朱万全在下朝后悄无声息地进了宫,要求独自面圣,皇上问他有何事,他竟然声称自己在八年前从长安逃往汴京时失踪的小儿子朱思淼突然回来了,朱思淼自称是朝廷当年安排留在长安卧底的细作。
年轻的皇上沉默了片刻,很快便假装出一个惊喜的表情:
“哦?是真的?!”
“千真万确啊!”
皇上的脸上仍端着笑意,背后却冒出了一身冷汗——难不成细作名册丢失之事已经传了出去,不然朱万全怎么会突然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提出此事?
难道朝臣们已经知道细作们的身份无法得到证明了,于是便开始让自家的子弟前来冒认,以求得到赏赐?
这个朱思淼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呢?
正在皇上忧心不已之时,贺皇后忽然计上心头,她附在皇上耳边轻声道:
“臣妾倒是有一个法子,我们可以将计就计……”
……
宫里虽形势不明,但近来曹静和倒是十分安静。
曹静和自从上次从江沧家里回来后,唐玉便让她暂且在家中避一避,近几日不要再贸然前往江府了。
唐玉听了曹静和的描述,也怀疑这个叛贼江沧可能并不简单,他口口声声说他揭穿了前几个去找他认亲的假妹妹,那他是怎么揭穿的呢,他为什么没有揭穿曹静和?他一个失势之人,对任何人都构不成威胁了,他为何戒备心那么强,竟然还试探曹静和会不会武功?
唐玉断定,江沧绝对没有表面上看上去那么简单,他可能不仅仅是一个叛臣,或许他还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唐玉建议曹静和先按兵不动,不要过于频繁地去接近江沧,这样可能会让江沧时刻保持警惕,那就更什么都套不出来了。
这两日,曹静和便一直留在家中,与阮娘、蘅娘等人钻研怎么增加一些可以售卖的吃食。如今,每日早上的粥已经开始在售了,有大米红枣粥,小米粥,八宝粥,曹静和专门在店里空余的地方添了两张木桌子,几个小凳子,有着急赶路的人买两块米糕,再买一碗粥,坐在店里吃得热乎乎的,饱餐后便可接着赶路。
但是,食客一开始也没有十分多,毕竟曹静和的店铺小,一次坐不了几个人。不过蘅娘会做布袋馍,阮娘会做一些腌制的小菜,这布袋馍长得像个口袋,在里面夹上腌好的萝卜丝、裙带菜、豆干,再添上一个煎好的鸡蛋,不贵还够味,还能吃饱。
原本也没准备卖多少,曹静和只让唐玉写了几十张招幌,有一张没一张地随便发了出去,若是实在不好卖就还是只卖糕团,不弄那些花里胡哨的了。
谁知年底一到,进京来兜售各种年货的商贩变多了。赶路的小摊小贩们一大早抵达汴京,没听说过这布袋馍,便好奇来打听,一问也不贵,还有糕团和米粥,便坐下来吃顿早点暖暖身子。
小店不够坐,便有人直接把挑着的年货扁担放在店门口,就近坐在年货箱子上吃,一手拿着布袋馍,一手捧着粥碗,谁成想竟成了活招牌,一时间给曹静和的小店招来不少客官。
就连隔壁卖炒货的小哥儿也捧着两袋油纸包的炒花生炒瓜子过来,跟曹静和换走两个布袋馍。曹静和觉得怪不好意思的,毕竟她这布袋馍的食材不值几个钱,便又给小哥儿添了两个卤蛋,还让他拿食盒来,给他添了几勺八宝粥。
那小哥儿是土生土长的汴京人,名叫郑家旺,人长得瘦瘦高高的,脸也瘦瘦长长的,笑起来有两颗虎牙。这炒货店是从他祖父那辈传下来的,口碑一向很好,老主顾也多。
曹静和跟郑家旺攀谈了几句,便决定交了这个朋友,两人约定日后互相给对方的店介绍客人。
就这样,随着年底来卖年货的人越来越多,曹静和的米糕、布袋馍跟粥卖得日渐起色了。在蘅娘的建议下,曹静和又添置了几张木桌放到门口,郑家旺为了蹭人气,还弄了两张桌子摆到了自己店门口,让去曹静和那里吃早点的食客也坐到他这边,他再趁机给各桌的食客们发放些新炒的瓜子、花生,点头哈腰的,十分殷勤,让大家吃好就去买他的炒货。
几日下来,两边的营收竟然都不错。
见店铺生意日渐好起来了,曹静和又惦记起江沧了。
这日,曹静和同唐玉一起用着午膳,一盘韭菜炒鸡蛋,一条红烧鲫鱼,一大碗萝卜羹。
曹静和吃得差不多了,便搁下碗筷,冲唐玉说:
“唐玉,有件事想跟你商量一下,今日过午我想再去一趟江府。我们既然都觉得江沧不对劲,总不能一直这么放着,我想再去打探一下。”
唐玉一听,便也搁下了碗筷,认真地看着曹静和说:
“也是,不能一直这么放着。”
其实他早就看出来曹静和这两日有些心不在焉了,他猜到曹静和可能还想去试探一下江沧,只是还在犹豫。毕竟他们现在都不知道江沧到底是敌是友,只是觉得他没那么简单,是个有秘密的人。
“静和,你准备这次怎么去试探?我觉得有了上次一事,江大哥未必会同意让你进门了。”
“我明白,我就是担心他第一次不肯信我,以后就进不去门了,所以我第一次去的时候就直接闯了进去,就是为了打探他家的地形。”
曹静和往前探了探身子,神秘道:
“你放心,我都打探清楚了,他家院墙的西墙外面是一道人迹罕至的小巷子,巷子隔壁就是一个老翰林家的院子,但早就没人住了,那院子里有一棵常青树,不落叶,因无人打理,已经长疯了,我爬上去刚好便于躲藏,那高度还能窥到江沧院子里的情况。江沧的院子里有张石桌,上面还放着一整套茶具,而且是两只茶杯,想来是留着待客叙话用的,我猜,应该还有别人经常去他那里。我想去蹲守几次,看看能不能蹲到他的秘密。”
唐玉见曹静和已经规划好了,也便点了点头,提醒道:
“你可要找好退路,一旦被发现了,要能全身而退才行。”
“你放心吧,那边的地形我已经摸清楚了,巷子九曲百转,我转个身就是另一条巷子,再转个身便到了大路上,大路人多,他们想找也找不到我。”
“那好吧。”
唐玉站起身来,主动收拾着碗筷,白苓已经捧着托盘进来,把碗筷和盘子端去厨房,唐玉洗净双手,又再次叮嘱道:
“一次蹲不到还有下次,别心急,天黑前一定要回来。”
“知道了,你记得按时吃药,好好休息。”
唐玉微笑着点了点头,心里却是一阵怅然——他多想出去替她奔波,可惜以他现在的身体状况根本走不了多远,一旦被发现,只会给她拖后腿。
(https://www.24kxs.cc/book/2921/2921959/1111112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