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开办书院
7月的天气,越来越热了。
赵远珍买了很多的冰块,食堂放了些,饮子铺子以及其他铺子都放了些。
张家庄里的树木还没有长成大树,阴凉不多,好多路都是水泥铺设的,更加热一些。
建筑队把作坊的厂房和地窖都挖完了。
赵远珍让他们在1食堂和3食堂前,挖两个大池塘,挖好了以后,放上水,养些荷花还能有莲藕吃。
2食堂中间建造一个大广场。
广场中间建造一个稍微高一些的小凉亭,方便给大家开大会用。
在城北菜园子旁边找了几块空地,挖几个大池子用来养鱼。
夏天天热,晚上睡觉都能热醒。
她查看着商城能用得上的降温物品。
凉席、梁枕、凉被、竹夫人、蒲扇、风扇车等等。
风扇车赵远珍定了50个,一个食堂放10个,剩下事务大厅分分,自己院子分分。
这个是风扇车是可以利用风,也可以人力。
每天中饭和晚饭没风的时候,赵远珍会叫人手力摇动,这样食堂就会凉爽很多。
特殊窗口也推出了各种冰饮子。
凉席、凉枕、竹夫人等赵远珍在商城买了很多,1积分能买几百个。
比市场价便宜一半卖给自己的员工,都不贵,几文钱,十几文钱的样子,都做了好几个月的工了,手里都有钱,为了晚上休息的好,基本上不是特别抠门的都买了一套。
自己还有的赚。
赵远珍还进购了一批薄被,一积分36套,一套被褥是3斤棉花,市场价的成本是260文左右,市场价最低在300文一套,赵远珍直接150文卖出。
一套能赚120多文。
钱赚了,还收获了大批感恩戴德的赞美。
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虽然发工资的时候很难过,1万多人的工资,每次都要拿出去差不多两万,但是人多购买力也是真的大。
利用系统赚差价,自己都能赚不少,一年多来几次,员工工资怕是都能赚回来了。
赵远珍去食堂吃饭的时候,发现很多小孩子在围着挖池塘的坑玩土,人数还不少。
她大概数了数,得有100多个。
这些都是跟着父母千里迢迢来务工的,因为年纪小,也做不了什么,就在这边玩。
当初签合同的时候,一户人家有2个10岁以下免费吃食堂的名额的。
这些孩子小的也就一两岁,大的有10岁左右。
这大好年华,就这么玩过去,是不是有点浪费啊,最好是去学点技能或者知识啊。
赵远珍叫张于去查查,看萧山县有几个书院。
下午的时候,张于过来汇报,萧山县就2个书院,但是收费贵,人还多。
书院太少了,收费太贵,这些孩子的家长,肯定是不愿意把孩子送去读书的。
自己办个书院吧。
说干就干,书院可以分两个方向,一个是科举方向,一个是技能方向。
就是本科和技校。
可有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学习。
第一阶段是识字启蒙阶段。
第二阶段是选科举阶段或者技能阶段。
第三阶段就是走科举的去走科举,学技能的进行理论和实操。
找出张家庄的地图,在西南角这边有一大片空地,这是她之前特意留下来的,方便以后想出什么,再建造的。
正好现在用来建造书院。
书院建造的是二进的四合院模式,一进院子最前排的院子,是老师们的办公室和休息区。
一进院的其他三排房子用来给学技能的学生使用。
二进院三排房子,用来进行文化学习,不管是启蒙还是继续科举之路的,都在这边学习,这边安静,不容易被打扰。
她画了建造图纸,给建筑队,叫建筑队先建造书院。
书院解决了,还得解决老师的事情,书院初期,基本上都是启蒙的,这个找个识字的秀才就可以。
后期走科举之路的,最好是找个有真正的才学之人。
赵远珍对萧山县不是很熟悉,她也不费事,有事找县令。
自己办书院是好事,县令肯定会支持的,让他帮忙给举荐几个有真才实学的夫子。
果然,县令爽快的答应了,并表示自己会尽快帮忙找的。
想着后期会开放的同金人的边关交易,赵远珍又申请了修路计划,还是自己出钱出力,修建从萧山县到边关的水泥路。
有了这条路,去军营也就不到2个小时,后期也方便运送军粮。
县令也是欣然同意了。
萧山县要是多几个,像张夫人这么忧国忧民的商人就好了。
赵远珍把修路的最优路线整理出来,给县令画出来,县令也是要报备的。
把事情都办妥当了,赵远珍就回去了。
至于书院里的技术类老师,就从作坊里找,每样找一个,再增开一些课程,例如木工、船工、大夫、掌柜等等。
主打一个品类齐全,争取每个人都能找到要学的东西。
赵远珍定制了黑板和粉笔,大梁朝的教书还是书本教学,就是每人必须要买书,夫子照着书教。
但是书本的费用是很贵的,赵远珍怕有的人负担不起书籍的钱,用黑板,即使没有书籍的人,也能看到字,学到字,认识字。
书院的名字赵远珍也想好了。
【张家庄书院】
不错,很好听,就叫这个了,赵远珍满意的想着。
绝对不是她不想动脑子起名。
赵远珍去找县令题字,县令看在她是建设萧山县的大动力,也给题字了。
把题字好的纸张送过去雕刻牌匾。
随后打印了很多的招生广告。
【张家庄书院招生:张家庄内人员,启蒙阶段每个月束修100文,其他人150文,入学赠送一本启蒙书籍《三字经》,书院分为启蒙班、科考班、技能班。
技能班包括陶瓷、造纸、印刷、木匠、弓箭、射箭、马术、大夫、算盘算数、烹饪、酿酒、针织女红等等。
张家庄内有食堂,中午堂食三菜一汤主食管饱,10岁以下8文钱一顿,十岁以上10文钱。
欢迎广大人民前来报名,前10名报名有小礼物赠送。
报名地址:张家庄办事大厅1楼招生办。】
这个招生办是赵远珍新成立的,负责学生除了教学任务以外的其他任务。
赵远珍担了个院长的虚名,选了个稳重的掌柜的,做了副院长,同时负责招生办的一切事物。
给改名张萧书。
张家萧山县书院负责人。
之前开的那些铺子的掌柜,基本上也是按照这个套路改名的。
张萧酒、张萧堂、张萧生等等。
前10名报名的小礼物,她准备的是毛笔,毛笔在系统那不值钱,1积分能买200个。
但是在大梁朝最便宜的都要450文。
赵远珍吩咐了书肆,凡是本院学生来买文房四宝和其他书籍的,都给打8折。
打完折一支笔360。赵远珍净赚355文。
小厮敲锣打鼓的把这些告示沿着大街小巷的都张贴了些,庄子里更是在三个食堂都张贴了,还会有小厮在旁边给解读告示的意思。
100文的束修,相对于一个人1500文的工资来说,确实不是很贵,再加上有孩子的都是家庭为单位过来的,赚钱的人最少在2个以上。一个月3两的银子,基本上都会送孩子来读书的。
哪有父母不疼孩子的,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能给孩子更好的未来,当家长的都想搏一搏。
有些开明的家长发现,启蒙以后还能学习针织女红的,也把家里的女娃娃送过来学习识字了。
学院经过10天的建设,都盖好了,赵远珍带着人,又找补了一些细节,栽种了一些花草树木。
摆放了很多的石桌子,椅子。
就连茅厕都是修建的抽水蹲坑样式的。
要知道张家庄的公测都是蹲坑旱厕,就是做的小隔间的样式,放了很多厕筹。
县令很遵守约定,从上次赵远珍去找他以后,没两天,就送来了6个夫子。
其中2个是走科举制路的,剩下的四个是启蒙的。
赵远珍实在是太满意了,本来以为启蒙的还需要自己找呢,没想到县令都给找好了。
满意的很的她,给县令送了满满一车的瓜果蔬菜。
县令抱着大西瓜很开心,这么热的天,吃西瓜可太舒服了。
赵远珍跟几位夫子都签订了契约,一个月3两银子的工资,可以包吃包住。
反正就是吃食堂,住宿舍。
有2个夫子选择了住在张家庄,其他的都是萧山县的,选择回家居住。
赵远珍给出的夫子的福利待遇,是整个萧山县最高的了。是希望夫子们能长期做下去的。
赵远珍带着夫子们去熟悉了书院,教室。
最主要的是让他们熟悉黑板。
夫子们抓毛笔的手,第一次拿粉笔,都新奇的很。
赵远珍给他们示范了黑板和粉笔的使用方法,又解释了这样做的原因。
“书籍和文房四宝都很贵,我怕有些学子买不起,但是如果我们写在黑板上,他们就算没有书籍,也能识字,也能启蒙。”
“院长大义,我等自愧不如。”
几位夫子都为赵远珍的想法打动,这真的是好院长,真的为学子考虑。
(https://www.24kxs.cc/book/2966/2966676/1111093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