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 章 汉45


司马光:成帝不能选任贤俊,委政舅家,可谓暗矣;犹知王立之不材,弃而不用。顺帝援大柄,授之后族,梁冀顽嚚凶暴,著于平昔,而使之继父之位,终于悖逆,荡覆汉室。校于成帝,暗又甚焉!王夫之:君在中材以上,可与为善,而庸谫之臣,无能成其美而遏其恶也,则顺帝是已。帝之废居西钟下也,顺以全生;群奸不忌,非不智也。安帝崩;不得上殿亲临,悲号不食,非不仁也。

孙程等拯之危亡之中而登天位,一上殿争功,而免官就封,不使终持国政,非不断也。谅虞诩之谏逐张防,听李固之言出阿母,任左雄之策清吏治,非不明也。樊英、黄琼、郎凯公车接轸,纳翟酺之说,广拓学宫,非不知务也……清本源,振纲纪,以纳之于高明弘远之途,汉其复振矣乎!蔡东藩:顺帝亦中智之君,观其召试群儒,能举李固为首选,退乳母,责阉人,宫禁肃然,其与乃父之庸暗不君,似不可同日语矣。然一时之明察,终不敌群小之欺蒙,虽有直臣,挽回无几。

意者其尚有遗传性之留存,明于初而昧于终欤?田丰:东汉中后期诸帝多非明君,但顺帝朝倒颇有几分中兴气象。顺帝虽由宦官迎立,但其限制宦官,打击外戚,其世可谓东汉中兴之时。折叠编辑本段历史资料折叠后汉书南朝宋·范晔卷六孝顺孝冲孝质帝纪第六(节选)论曰:古之人君,离幽放而反国祚者有矣,莫不矫鉴前违,审识情伪,无忘在外之忧,故能中兴其业。观夫顺朝之政,殆不然乎?何其效僻之多与?孝冲皇帝讳炳,顺帝之子也。母曰虞贵人。

建康元年立为皇太子,其年八月庚午,即皇帝位,年二岁。尊皇后曰皇太后。太后临朝。丁丑,以太尉赵峻为太傅;大司农李固为太尉,参录尚书事。九月丙午,葬孝顺皇帝于宪陵,庙曰敬宗。是日,京师及太原、雁门地震,三郡水涌土裂。庚戌,诏三公、特进、侯、卿、校尉,举贤良方正、幽逸修道之士各一人,百僚皆上封事。己未,九江太守丘腾有罪,下狱死。杨州刺史尹耀、九江太守邓显讨贼范容等于历阳,军败,耀、显为贼所殁。

冬十月,日南蛮夷攻烧城邑,交阯刺史夏方招诱降之。壬申,常山王仪薨。己卯,零陵太守刘康坐杀无辜,下狱死。十一月,九江盗贼徐凤、马勉等称“无上将军”,攻烧城邑。己酉,令郡国中都官系囚减死一等,徙边;谋反大逆,不用此令。十二月,九江贼黄虎等攻合肥。是岁,群盗发宪陵。护羌校尉赵冲追击叛羌于鹯阴河,战役。永憙元年春正月戊戌,帝崩于玉堂前殿,年三岁。清河王蒜征至京师。孝质皇帝讳缵,肃宗玄孙。

曾祖父千乘贞王伉,祖父乐安夷王宠,父勃海孝王鸿,母陈夫人。冲帝不豫,大将军梁冀征帝到洛阳都亭。及冲帝崩,皇太后与冀定策禁中,丙辰,使冀持节,以王青盖车迎帝入南宫。丁巳,封为建平侯,其日即皇帝位,年八岁。己未,葬孝冲皇帝于怀陵。广陵贼张婴等复反,攻杀堂邑、江都长。九江贼徐凤等攻杀曲阳、东城长。

甲申,谒高庙。乙酉,谒光武庙。二月,豫章太守虞续坐赃,下狱死。乙酉,大赦天下。赐人爵及粟、帛各有差。还王侯所削户、邑。彭城王道薨。叛羌诣左冯翊梁并降。三月,九江贼马勉称“黄帝”。九江都尉滕抚讨马勉、范容、周生,大破斩之。夏四月壬申,雩。庚辰,济北王安薨。丹阳贼陆宫等围城,烧亭寺,丹阳太守江汉击破之。

五月甲午,诏曰:“朕以不德,托母天下,布政不明,每失厥中。自春涉夏,大旱炎赫,忧心京京,故得祷祈明祀,冀蒙润泽。前虽得雨,而宿麦颇伤;比日阴云,还复开霁。寤寐永叹,重怀惨结。将二千石、令、长不崇宽和。暴刻之为乎?其令中都官系囚罪非殊死考未竟者,一切任出,以须立秋。郡国有名山大泽能兴云雨者,二千石长吏各洁齐请祷,谒诚尽礼。又兵役连年,死亡流离,或支骸不敛,或停棺莫收,朕甚愍焉。昔文王葬枯骨,人赖其德。

今遣使者案行,若无家属及贫无资者,随宜赐恤,以慰孤魂。”是月,下邳人谢安应募击徐凤等,斩之。丙辰,诏曰:“孝殇皇帝虽不永休祚,而即位逾年,君臣礼成。孝安皇帝承袭统业,而前世遂令恭陵在康陵之上,先后相逾,失其次序,非所以奉宗庙之重,垂无穷之制。昔定公追正顺祀,《春秋》善之。其令恭陵次康陵,宪陵次恭陵,以序亲秩,为万世法。”

六月,鲜卑寇代郡。秋七月庚寅,阜陵王代薨。庐江盗贼攻寻阳,又攻盱台,滕抚遣司马王章击破之。九月庚戌,太傅赵峻薨。冬十一月己丑,南阳太守韩昭坐赃下狱死。丙午,中郎将滕抚击广陵贼张婴,破之。丁未,中郎将赵序坐事弃市。历阳贼华孟自称“黑帝”,攻杀九江太守杨岑,滕抚率诸将击孟等,大破斩之。本初元年春正月丙申,诏曰:“昔尧命四子,以钦天道,《鸿范》九畴,休咎有象。

夫瑞以和降,异因逆感,禁微应大,前圣所重。顷者,州郡轻慢宪防,竞逞残暴,造设科条,陷入无罪。或以喜怒驱逐长吏,恩阿所私,罚枉仇隙,至令守阙诉讼,前后不绝。送故迎新,人离其害,怨气伤和,以致灾眚。《书》云:‘明德慎罚。’方春东作,育微敬始。其敕有司,罪非殊死,且勿案验,以崇在宽。”壬子,广陵太守王喜坐讨贼逗留,下狱死。

二月庚辰,诏曰:“九江、广陵二郡数离寇害,残夷最甚。生者失其资业。死者委尸原野。昔之为政,一物不得其所,若己为之,况我元元,婴此困毒。方春戒节,赈济乏厄,掩骼埋胔之时。其调比郡见谷,出禀穷弱,收葬枯骸,务加埋恤,以称朕意。”夏四月庚辰,令郡国举明经,年五十以上、七十以上诣太学。自大将军至六百石,皆遣子受业,岁满课试,以高第五人补郎中,次五人太子舍人。又千石、六百石、四府掾属、三署郎、四姓小侯先能通经者,各令随家法,其高第者上名牒,当以次赏进。

五月庚寅,徙乐安王为勃海王。海水溢。戊申,使谒者案行,收葬乐安、北海人为水所漂没死者,又禀给贫羸。庚戌,太白犯荧惑。海水溢。戊申,使谒者案行,收葬乐安、北海人为水所漂没死者,又禀给贫羸。庚戌,太白犯荧惑。闰月甲申,大将军梁冀潜行鸩弑,帝崩于玉堂前殿,年九岁。

丁亥,太尉李固免。戊子,司徒胡广为太尉,司空赵戒为司徒,与梁冀参录尚书事。太仆袁汤为司空。赞曰:孝顺初立,时髦允集。匪砥匪革,终沧嬖习。保阿传土,后家世及。冲夭未识,质弑以聪。陵折在运,天绪三终。

刘炳,即汉冲帝(公元144年八月—公元145年正月在位),字明,汉顺帝刘保之子,母虞贵人,东汉第八位皇帝。建康元年(公元144年)四月,刘炳被立为皇太子。八月,汉顺帝去世,年仅一岁的刘炳继位为帝,尊汉顺帝皇后梁妠为皇太后,由梁妠临朝摄政。汉冲帝即位后,外戚梁氏把持朝政,梁妠的哥哥大将军梁冀飞扬跋扈,朝廷腐败,不聊生。永憙元年,汉冲帝去世,年仅两岁,谥号孝冲皇帝。人物生平立为太子汉冲帝刘炳,字明  ,是汉顺帝刘保之子,母为虞贵人。

建康元年(公元144年)四月十五日,汉顺帝立刘炳为皇太子。继承帝位建康元年(公元144年)八月初六日,汉顺帝去世,当时汉顺帝的皇后梁妠因没有儿子,因此立年仅一岁的皇太子刘炳为帝,是为汉冲帝,尊梁妠为皇太后。由于汉冲帝年幼,所以由皇太后梁妠临朝摄政。八月十三日,任命太尉赵峻为太傅、大司农李固为太尉,总领尚书事务。九月十二日,将汉顺帝安葬于宪陵,上谥号为孝顺皇帝,庙号敬宗。

因病去世

汉冲帝继位后,外戚梁氏把持朝政,梁妠的哥哥大将军梁冀飞扬跋扈,朝廷腐败,民不聊生。当时九江郡还发生过暴乱。汉冲帝继位不久便患病,梁冀征召汉章帝刘炟玄孙、勃海孝王刘鸿之子刘缵到洛阳都亭,准备等汉冲帝去世后,就立他为皇帝。永憙元年正月初六日(公元145年2月15日),汉冲帝在玉堂前殿去世,年仅两岁。梁太后与梁冀立刘缵为帝,是为汉质帝  ,借此再度以皇太后身份临朝摄政。正月二十一日,将汉冲帝安葬于怀陵,谥号孝冲皇帝。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卷五十二·汉纪四十四·孝冲皇帝》将卜山陵,李固曰:“今处处寇贼,军兴费广,新创宪陵,赋发非一。帝尚幼小,可起陵于宪陵茔内,依康陵制度。”太后从之。己未,葬孝冲皇帝于怀陵。

历史评价范晔《后汉书》:“冲夭未识。”

桓帝为中国古代一些皇帝的谥号。《逸周书·谥法解》:"辟土远服曰桓;克净动民曰桓;辟土兼国曰桓。"人物生平汉桓帝刘志(公元132年-公元168年1月25日),字意,出生于冀州蠡吾国(今河北博野),东汉第十一位皇帝。汉章帝刘炟曾孙,河间孝王刘开之孙,蠡吾侯刘翼之子。本初元年(公元146年),汉质帝驾崩,刘志即位,即汉桓帝。即位初期,梁太后临朝听政,外戚梁冀掌握大权。延熹二年(公元159年),刘志依靠宦官单超等诛大将军梁冀,并翦除其党羽,宣告了东汉王朝外戚专权时代的结束。

中常侍单超、徐璜、左悺、唐衡、具瑗被刘志封为列侯。自此,朝政转入宦官之手,东汉进入了更加黑暗的宦官专权时代。由于宦官肆虐,党同伐异,激起官僚士大夫的不满。延熹九年(公元166年),世家豪族与太学生联合反对宦官,结果李膺等200余人被捕,形成第一次党锢之祸。永康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公元168年1月25日),刘志去世,终年三十六岁  ,葬于宣陵(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谥号孝桓皇帝,庙号威宗。

皇帝惧内

皇后梁女莹无才无德,长相平庸。倚仗兄梁冀、姐梁妠之势,专制内宫。生活奢侈,使得刘志对她不满,但刘志忌惮大将军梁冀,不敢触怒梁皇后。史书上说凡有受宠或者怀孕的妃子,统统被梁皇后弄死,刘志敢怒不敢言。

梁皇后最后是病死的,她死后第2年,刘志诛灭了专权20余年的梁氏家族,将梁皇后追贬为贵人。

宦官封侯

消灭外戚梁家后,刘志有了大权。但刘志不想把国家管好,只想培养自己的势力,坐稳位子。于是,刘志把单超、左倌、徐璜、具瑗、唐衡这五个宦官在同一天都封了侯,就是所谓"宦官五侯"。单超又对刘志说:"小黄门刘普、赵忠等也有功劳,应当封赏。"刘志很慷慨,就又封了八个宦官为侯。朝廷上一下子有了"新气象",从此以后,宦官专权又成了国家的大祸害。

好色天子

刘志是一个好色皇帝,除了拥有三宫的女人外,还拥有宫女六千余人。对此,邓皇后很是不满,后来,刘志受许贵人的挑拨,废了邓皇后,并将邓皇后打入暴室,邓皇后在暴室中郁郁而死。据说刘志在玩弄女性方面,大大超越了之前的帝王。一次他兴头上来,竟然把数千嫔妃全都集中起来,脱光衣服,让自己的宠臣们跟她们做最亲密接触。刘志本人,一边喝酒,一边看,时不时还放声狂笑。

迷信宗教

据史书记载,刘志非常迷信宗教,为了延年祈福,他派人到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东)祭祀老子,还在宫中祭祀黄老,刘志在濯龙宫中合祭了浮图(屠)和老子。距刘志约百年之前的楚王刘英兼信黄老和浮屠,而刘志仍把浮屠与黄老并行祭祀,把佛教看做是黄老道术的一种。当时的山东学者襄楷到洛阳上疏刘志,说:"又听说宫中为道家、佛教的祭祀。此道清虚,崇尚无为而治,好生恶杀。省想去掉奢侈。

现在陛下嗜欲不去,杀罚过多,已经离其道,怎么得到它们的保佑呢!"襄楷提倡佛教教义是为了谏诫刘志的胡作非为,但刘志关注的其实是佛教能否同黄老之术一样可以使他长生不老。折叠编辑本段人物评价对汉桓帝的评价:诸葛亮: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范晔:前史称桓帝好音乐,善琴笙。饰芳林而考濯龙之宫,设华盖以祠浮图、老子,斯将所谓"听于神"乎!及诛梁冀,奋威怒,天下犹企其休息。而五邪嗣虐,流衍四方。自非忠贤力争,屡折奸锋,虽愿依斟流彘,亦不可得已。

周昙:能嫌跋扈斩梁王,宁便荣枯信段张。襄楷忠言谁佞惑,忍教奸祸起萧墙。罗贯中:推其致乱之由,殆始于桓、灵二帝。桓帝禁锢善类,崇信宦官。王夫之:桓帝淫于色,而继嗣不立,汉之大事,孰有切于此者!

历史上,东亚古代有多名皇帝的谥号为桓帝:东汉汉桓帝(刘志、在位公元146年  -  公元167年)北魏北魏桓帝(拓跋猗㐌、追封)刘宏  即  汉灵帝。刘宏(公元157年—公元189年5月13日),世称汉灵帝。汉章帝刘炟之玄孙,中国东汉第12位皇帝(公元168年2月17日—公元189年5月13日在位)。

刘宏早年世袭解渎亭侯。公元168年汉桓帝驾崩,太后窦妙临朝摄政,策立刘宏为帝。后来窦太后之父窦武因谋杀宦官被诛,窦太后被迁往南宫,刘宏亲政。刘宏亲政后,诛杀权宦侯览、王甫,刻印“熹平石经”,为儒经提供定型文本,推动印刷术的雏形“拓印”问世;又创办世界第一所文艺专科学校“鸿都门学”,推动文学艺术发展,开辟了世界教育史的新纪元。

科技上,引进“胡床”(凳子),改变了汉人跪坐习惯;又任用毕岚发明引水洒路装置“渴乌”,降低了道路扬尘率。但另一方面,刘宏公开标价卖官,大修宫室,信用宦官十常侍,兴起第二次“党锢之祸”,终激发黄巾起义。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四月,刘宏病逝,终年34岁。刘宏喜好辞赋,作品有《皇羲篇》《追德赋》《令仪颂》《招商歌》等。

早年经历

刘宏是汉章帝刘炟的玄孙,曾祖父是刘宏画像河间孝王刘开,灵帝世袭早逝的父亲刘苌解渎亭侯的爵位,母亲董氏。

公元167年(永康元年),汉桓帝刘志驾崩,皇后窦妙临朝问政。桓帝无子继位,窦妙与其父窦武等商议,最终选择了刘宏继承大统。窦妙派侍御史刘儵守光禄大夫、奉车都尉曹节等人前往河间国迎接刘宏登基。

登基为帝

九月政变公元168年(建宁元年)正月,刘宏随迎驾队伍抵达雒阳城外夏门万寿亭,由窦武率文武百官迎接。次日,刘宏继位,改年号建宁,以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及司徒胡广三人共参录尚书事。追尊父亲刘苌为"孝仁皇",陵墓为"慎陵",母亲董氏封为"慎园贵人"。大将军窦武因定策刘宏继位有功,其族人加官进爵,从此窦氏外戚权倾一时。窦武依赖太傅陈蕃主持朝政,而陈蕃大量启用在第一次党锢时受处罚的士人,二人在不久后即达成一致意见,密谋铲除宦官。

刘宏八月,窦武指使尚书令尹勋等弹劾并逮捕黄门令魏彪,为进一步弹劾宦官罗列罪名。九月七日,窦武返回家中休息,而尹勋秘密写给窦武的奏章被长乐五官史朱瑀获得,事情泄露。朱瑀将此事通知宦官王甫、曹节等,众宦官歃血为盟,当晚发动政变。史称"九月辛亥政变"。至次日清晨,宦官取得政变全面胜利,窦武、陈蕃等人均被灭族,未被处死的族人则流放到交州。[]

窦太后则被迁徙到南宫云台居住。公元169年(建宁二年)三月,尊慎园贵人董氏为孝仁皇后。七月,破羌将军段颎大破先零羌于射虎塞外谷,东羌全部被平定。公元171年(建宁四年)正月初三,刘宏行元服,大赦天下。七月,立宋氏为皇后。

公元172年(熹平元年),太傅胡广逝世。朝议以杨赐、刘宽、张济三人教授刘宏。同年,勃海王刘悝被中常侍王甫指使他人诬陷谋反,下狱自杀。公元177年(熹平六年),王甫联合太中大夫程阿构陷宋皇后以巫蛊诅咒刘宏,随即宋皇后被废,死于暴室。刘宏执政期间,多为蛮族、妖道在偏远地区叛乱,被卢植、臧旻、朱儁等人平定,刘宏认为天下稳如泰山,便安心享乐,鲜问政事。

公元179年(光和二年)四月,中常侍王甫及太尉段颎下狱而死。十月,司徒刘郃、永乐少府陈球、卫尉阳球、步兵校尉刘纳密谋诛杀宦官,事情泄露,都被下狱处死。公元180年(光和三年),刘宏力排众议,立何氏为皇后。何皇后父亲何真被追封为车骑将军,舞阳宣德侯;母亲被接入宫中居住,封为舞阳君,大哥何进和二哥何苗也被招入朝廷担任要职,何氏家门荣极一时。

烽烟四起

公元184年(光和七年),太平道教主张角发动黄巾起义,天下八州太平道教徒揭竿而起,州郡失守,朝廷震动。刘宏在北地郡太守皇甫嵩及中常侍吕强的建议下,宣布解除党锢,组织政府军平定叛乱。至年底,由皇甫嵩、朱儁等人率领的政府军剿灭各地黄巾军,刘宏为表天下安宁,于是改元中平。但同时,凉州的北宫伯玉、李文侯、韩遂、边章等人又起兵叛乱。


  (https://www.24kxs.cc/book/3013/3013803/1111057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