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崛起大明全文小说 > 第792章 路遥遥

第792章 路遥遥


河间府。

豪格尚不知道,因为子牙河之败,其父将会被气死的后事,子牙河战败之后,他领着六千兵马,急急撤退,这一刻,他早已经没有挥兵南下,劫掠南直隶的雄心,现在他一心一意的只想着黄太吉的叮嘱,快速安全的返回通州。

但回去的路,却并不通畅。

河间府境内,河流众多,除了子牙河,玉带河,沱河,此外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小河流,其中大部分的河流都可以涉水而过,小部分的大河也有桥梁,并不阻碍大军的通过,豪格南下的时候很是顺利,但今日退败之后,他却在距离河间府三十里的子牙河,遇上了拦阻---一股明军烧掉了玉带河上的两座木桥,占据了对岸的浅滩之地,摆开阵势,拦住了他们过河的道路,其时天色已黑,经过半天的激战,半天的奔逃,六千人马已经人困马乏,面对对岸拦阻的明军,脸上都少有的露出了怯战之色。

“王爷。是山东兵!”

张存仁认出了对岸明军的旗号。

豪格听闻,狠狠瞪了一眼何洛会---在这之前,何洛会派兵侦查,说三千山东兵一直驻扎在八十里之外的王家店,但现在却出现在这里,明显是侦查失误,被山东兵骗了。

何洛会面色惨白,不敢说话,子牙河之败,杀去了他不少的胆气,也被豪格看穿了他的无能,从今以后,豪格怕是再也不会重用他了。

“该当如何?”豪格问,此时此刻,他顾不上追究何洛会的责任,如何带着这六千人,回到通州,才是第一考虑的。

张存仁脸色发白:“山东兵烧掉木桥,在水浅处列阵,不为接战,而是为了拦阻我们,如果我军在这里耽搁时间过长,后方的吴甡追将上来,明军前后夹击,我军就危险了。所幸天色已经黑了,末将的意思,我军沿玉带河往北,从任丘一带过河,任丘河流湖泊众多,有五官淀,白洋淀,我军都是骑兵,从那里通行不易,明军绝想不到我军会从那里绕行,如此,我军就可以安全脱险。”

豪格却不说话,只是咬牙。

张存仁看出了他眼中的不情愿---是啊,贵为大清的肃亲王,一向以勇猛著称,子牙河也就罢了,他没有机会过河,也就无法统领全军,但现在,六千人马都在身边,面对对岸不过千数人的拦阻,就吓的绕道而行,传将出去,他肃亲王的面子往哪里搁?他还要不要继承大位了?

但张存仁却不得不如此建议,因为六千人都已经是败兵之余,惊弓之鸟,而明军在对岸严阵以待,如果短时间不能突破,被后续的吴甡追将上来,那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相比之下,绕行任丘虽然有点狼狈,会浪费更多的时间,但却能保证六千人的安全,在子牙河兵败之后,不能再折损兵马了,不然肃亲王的威望会下降更多,就张存仁的思谋来说,这完全是为豪格在着想。

“王爷,胜败乃兵家常事,大丈夫能屈能伸,今日之仇,来日再报也不迟,今日之关键,乃是保存兵马……”张存仁劝。

张存仁是好意,但听在豪格的耳朵里,却仿佛是在嘲讽---保存兵马,他两万人只剩下六千人了,还有什么好保存的?现在能保存的,大约只有他肃亲王的尊严和面子了,如果他不战而走,往任丘而走,那他最后的尊严怕也将不存在,他一辈子都恐怕都无法在多尔衮多铎面前抬起头来。

“还有多少干粮?”

豪格忽然问。

听到此问,张存仁立刻明白,肃亲王是要战了,在暗暗叹息的同时,他回答道:“一人不过一日。”

明国在京畿京南地区实施坚壁清野,豪格南下时,一路急行军,没有大规模抢掠,只有在击破漕运兵之后,获得了一些粮草补给,但都在攻城战中,消耗殆尽,现在随着子牙河兵败,他们携带的粮草补给,已经是耗尽,想要劫掠,周围村庄市镇,却都是空空如也,想抢也没有地方去,而大军无粮,就意味着溃败。

“如果往任丘,道路难行,回程的时间,大大延长,我军能打到粮食吗?”豪格问。

张存仁不能回答。

这一来,豪格心志更加坚定,他马鞭一指对面:“绕行前途不明,而对面不过区区千数人,我军岂能退避?对面是山东兵,最多不过三千人,我六千大清勇士,难道还破不了他们吗?我意已决,涉水过河,灭了对面的明军!”

“可追兵就在身后……”虽有预料,张存仁还是吃惊。

豪格看他,冷冷道:“你带兵五百,多点火把,以作疑兵,暗夜情况不明,明军必不敢靠近。”又对何洛会:“何洛会,你随本王出击,能否雪耻,就看你的表现了。”

张存仁和何洛会都是听令,见豪格对自己依然有任用,何洛会激动的直落泪,张存仁却是微微黯然---比起其父黄太吉,豪格不但智谋短,并且意气用事,心底里存有对汉人的轻视,不是一个理想的储君啊,如果逃过此劫,日后继位,对大清可不是什么好事……

于是,张存仁带了五百人,在后方十五里做疑兵,豪格整顿人马,激励人心,然后暗夜渡河,攻击对岸防守的明军,何洛会带五百骑为前锋,善巴五百人攻击左翼,豪格亲带剩余的人马,猛攻明军防线的右翼。

建虏渡河,明军分兵防御,尤世威和其弟尤世禄,分别带兵防守。

一时,玉带河喊杀声四起,火把之中,豪格全身披甲,挥舞长刀,在一百精锐白甲骑兵的护卫下,马踏河水,亲自冲锋在前--虽然短谋略,但豪格的武勇是毋庸置疑的,而他身为肃亲王,黄太吉之子的号召力,在建虏兵将心中,也是无人能比的,在豪格的鼓舞下,原本已经疲惫沮丧的六千建虏,重新振作起来,向河岸边的明军发动了猛烈攻击。

“杀!”

为了戴罪立功,何洛会冲的极猛,他的五百骑兵虽然付出了相当惨重的代价,被岸边的拒马和马坑阻碍,在明军弓箭急射,长枪攒刺之下,伤亡过半,但却成功的登岸。

随后,善巴和豪格先后过河。

“豪格,倒也是一个勇将。”

岸边的一处小土坡上,御史杨尔铭正在观察敌情,但见到建虏汹涌过河,不惧暗夜冰冷快要冻上的河水,军心战力依然有强大展现,虏酋之子豪格更是亲自带队冲锋之时,眼中不禁有忧虑。

山东兵只有两千人,在炸开堤坝之后,他们就在尤世威的带领下,急急行军,来到了玉带河,原本照杨尔铭的估算,他们最少有半个时辰布置防务的时间,但建虏来的太快了,算起来,他们只比六千建虏早到一炷香的时间,虽然及时烧毁了木桥,在河岸边布防,但岸边的防御工作,却并没有准备齐全,如果豪格在河岸边犹豫不决,哪怕只拖延一个时辰,那么,杨尔铭也有信心能拖出豪格的脚步,等鲁督后续的兵马杀到,豪格就在劫难逃。

但现在,河岸边的工事不齐整,能不能拖住豪格,就只能看天意了。

“擒贼先擒王,快去告诉尤总镇,豪格在我军左翼!”杨尔铭道。

“是。”卫兵急忙去通报。

“哈哈,杀的好,杀的好啊!”

山东总兵尤世威虽然年近六旬,但老当益壮,他亲自上马,挥舞长枪,和上岸的建虏骑兵展开对冲,他尤家子弟和他从榆林带来的家丁骑兵,是山东骑兵的全部,虽然只有五百骑,但战力却不俗,最初在和建虏骑兵的搏杀中,并不落下风,但随着更多的建虏骑兵冲上河岸,他们面对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危急之中,尤世威的堂弟,参将翟文奋起神勇,一人突破建虏数骑的防守,冲到建虏右翼主将,蒙古都统善巴面前,一刀将其斩于马下!

善巴一死,建虏右翼立刻混乱,已经上岸的建虏纷纷败退,右翼防线这才稳住。

见堂弟英武,立下大功,尤世威大笑,但此时,消息传来,豪格主力在左翼,而左翼的尤世禄坚持不住,防线已经被突破之后,尤世威老脸一沉,长枪向左边一指,叫道:“随老夫杀!挡住豪格!”

“杀!”

……

天亮时,吴甡统领的后续大军赶到了玉带河,而这时,豪格带着残兵已经渡过玉带河,往北撤退了,尤世威向吴甡请罪,吴甡却不以为意,山东兵虽然没有拦住豪格,但却也杀伤杀死了一千多名建虏,还斩了善巴,晨曦之中,玉带河两岸,到处都是建虏兵的尸体,河中亦浸泡有---豪格虽然逃过了玉带河,但此时他身边的兵马,只有四千多人了,再有一个玉带河,他就难逃。

“追!”

吴甡和尤世威合兵一处,继续追击。

……

不知跑了多久,很多战马都脱力而死,终于是跑出了河间府的地界,来到了保定府高阳县的地界,但此时,前方又有一条河流出现,却是潴龙河。

见河色变,豪格立刻就有不祥的预感。

果然,有明军在河岸边防守,正午的阳光下,清楚的看到是河南巡抚高名衡和河南总兵陈永福的旗帜。

原来,河南兵驰援京师,两天前正赶到了高阳,而鲁督吴甡的信使早已经在高阳等着他们了,读了吴甡的亲笔信,高名衡决定遵照吴甡的命令,留在潴龙河防守,虽然就隶属来说,总督山东保定军务的吴甡并不能节制河南兵,但吴甡是东林前辈,高名衡是后进,虽不是门生,但却也有一些师生之谊,更何况,吴甡在信中将利弊已经讲的很清楚,如果豪格真从子牙河败退,而河南兵坐失战机,朝廷怪罪下来,高名衡罪责难逃。

潴龙河并非什么大河,河宽不过两百到四百步,乃是季节性河流,秋冬季干旱,水量并不多,最浅处,河水只能淹没到战马的小腿,如果是平常,兵精粮足,士气高昂之时,建虏士兵根本不会惧怕,完全可以趟水过河,杀明军一个片甲不留,但现在人困马乏,兜中已经没有了干粮,这种时刻,战力只剩下一半,对于战胜的信心,已经有了极大的动摇。

“怎么办?”众人都看向豪格。

豪格脸色苍白,他咬咬牙,拔出腰间的长刀:“勇往无前,大清勇士,随本王杀啊~~”

……

通州。

建虏中军,那一杆引人瞩目的黄龙大纛,依然在空中飘扬,虽然黄太吉已死,但大纛并没有落下,军中也没有挂起缟素,原因很简单,黄太吉的死,是动摇军心的大事,索尼鳌拜图尔格谭泰四人虽然在黄太吉的榻前,哭的伤心,但心中却是明白,皇上的死,不能张扬,必须保守秘密,等大军退出明国,到了关外,才能宣布。

而多尔衮在听闻黄太吉“驾崩”之后,暗叫一声,天助我也,然后立刻将自己的遇刺之事压了下来,不但不借题发挥,找出凶手,反而竭力安抚两白旗将领的情绪,要众人以大局为重。

这一刻,多尔衮的沉稳冷静顾大局的表现,镇定住了建虏上下的人心,两黄旗的众位大臣,虽然对多尔衮很是提防,但却也不得不承认,在黄太吉驾崩,豪格未归。多尔衮自己又遇刺的情况下,若非是多尔衮的冷静处理,大军非是乱了不可。

但这并不表示,两黄旗会接受多尔衮,黄太吉临死的那番乱语,深深刻在四大臣的心中,尤其以鳌拜最为坚信,多尔衮被刺,根本就是多尔衮自己演出的一场苦肉计,为了就是栽赃两黄旗,抢夺肃亲王的位置,对这样的人,决不能相信!

多尔衮和代善两人,共同稳住了局势。

而在显示了冷静稳重的特质,稳定住局面的同时,多尔衮也不忘记继续推进黄太吉生前留下的一些政策,比如和明国的谈判---在大军包围通州,对通州展开猛攻的同时,黄太吉将在运河抓获的几个明军官员放回了京师,令他带话给崇祯帝,再一次向崇祯帝提出了退兵的三个条件,第一,承认他的帝位,明清为兄弟之邦,清为兄,明为弟;第二,两国以山海关为界,明军需从宁远撤兵;第三,明国每年都需要向大清提供岁帛五百万两,只要答应这三个条件,大清立刻就退兵。

___感谢“书友42475”和“不爱会这样”“神马赛克、凤鸣云中”“锦飞飞、小陪陪”的打赏,谢谢~~


  (https://www.24kxs.cc/book/3022/3022656/997319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