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她
李去病又看到了她,是的,她!上辈子的初恋情人。在从上海回来的第三天也就是初三开学的第一天。
不过,很遗憾,蝴蝶小翅膀的煽动改变了很多东西,这一世她和他不同班了。
她叫张凯敏,比李去病大四岁。由于上学比较晚再加上小学留级,当初三再次留级的时候,他们就一班了。
上一世的李去病由于看书多,记性也不错,从初一起就是班里的万事通先生,经常给同学们讲一些书里面的故事。不过由于李去病初一初二的时候个子比较矮小,总是坐第一排,所以听众并不是很多。当初二过完春节后李去病突然开始发育之后,短短半年时间,李去病就从第一排去到了第三排。到了初三开学时,李去病已经是第五排了,坐在李去病身后的张凯敏就成了李去病的忠实听众。而到了初三快结束的时候,坐在李去病前面的张凯敏依旧是李去病的忠实听众。
张凯敏大约一米六三以上,在这个年代的女生中已经是高个子了;瓜子脸,稍微有点邱淑贞的味道,但是完全没有邱淑贞的妩媚,而是一脸的英气,且整天挂着笑;说话时没有其他女生的轻声细语,十分清脆、悦耳动听;性格更是没有女孩子的多愁善感,很是活泼开朗。
上辈子的时候李去病总是在想,自己也许就是喜欢她开朗的性格、开朗的笑。
上辈子的时候,两个人的好感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甚至两个人的恋爱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只知道快毕业的时候两个人已经恋爱了,牵手了、接吻了。
但是,事情的发展并不都是美好的。上辈子的时候他们都没考上高中——不是因为他们笨,而是实在太难考了,一个班六十多个新生再加上二十来个复读生,最多只能考上几个中专、十来个高中生!她就没再上学,回家务农了,李去病则复读一年上了高中。
如果说李去病高中时学习不好,完全没考大学的希望,他们也许会走到一起。但是李去病的学习一直很好,怎么看都是大学的苗子。她大他四岁,初中下学已经18,李去病考上高中时她19。在这年代的农村,19岁已经是大姑娘了,再加上长的好看,上门提前的把张家的门槛都踩破了。终于,在李去病领到大学通知书的时候,已经23岁老姑娘的她再也顶不住父母和现实的压力,同意了别人的求婚。
所以,上辈子李去病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只高兴了1天,然后就一直处在悲伤和痛苦之中,恨自己为什么一定要考大学,为什么一心想走出农村。但是,最终,家人的期盼、亲朋好友的期盼、大学的召唤、走出农村的诱惑击碎了他对她的爱。
最终,他去上大学了,她嫁人了。
上辈子,这是李去病一直的痛;这辈子,李去病想弥补这个遗憾。
所以,当李去病看到张凯敏走进了二班的教室后,立马找到找到班主任周老师要求转班。这事必须要快,开学一段时间后再调就比较麻烦了。
李去病还是很有名气的,初一开始就是学校的名人、神童,上课从不听讲却永远是年级第一,初二升初三甚至没有参加考试。再加上李家的砖窑厂、楼板厂还有那建设中的方便面厂,李去病的转班很顺利,没有费什么劲。在下午二班排位之前,李去病就已经是二班的学生了。
排位的结果比较令人失望,李去病没有能如上一辈子那样坐到她前面。
不过,这不是问题!在付出了5块钱的代价之后,李去病还是如愿以偿地坐在了她前面。
李去病在认识过左右两边的同学后,就扭头对后面的张凯敏说:“美女,你好,认识一下,我叫李去病。”
很明显,在这个时代李去病打招呼的方式让人很不适应,张凯敏的脸一下子就红了,说话还一下子磕巴起来:“你...你好,我叫张凯敏。”
“我豢龙村的,你呢?”
“我知道你豢龙的,神经病的大名在咱们学校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额,你没和我一班过都知道我是神经病呀。”
“那可不是,你可是咱们学校的名人呀。听说你初二升初三的考试都没参加,一直在上海?”
“是呀。”
“那上海好玩么?”
“在上海的时候一直都在忙,也没去那里玩。不过吗,上海的东西比家里好吃。”
“哈哈,你就知道吃。”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我天生就是吃货。”
“哈哈,吃货...你真逗。”
“上海靠海,有许多咱们这边吃不到的海产,都挺好吃。”
“你还真是吃货呀,只记得吃。”
“下次再去上海,一定给你带回来一些海产。”
“...老师来了!”
听到张凯敏说老师来了,李去病立马转回身,拿出高二的数学课本,开始复习高二数学。
终于,下午的课上完了,大家都开始陆续地去食堂吃饭。
张凯敏拍拍李去病的肩膀:“吃货,你上课也不听课在看的什么书呀?”
李去病把自己的高二数学课本递给她,张凯敏结果一看:“哇,高二数学,你好厉害。初三和高一的数学你都学完了?”
“那是当然,前年就学完,这两年都在学英语什么的,数学有点耽搁了。”
“那你考中专不是很容易?”
“我要上大学的,不考中专。”
“我要是能考上高中就好了,我今年离中专分数线还有60分,离高中分数线20分。而且,我也不想上高中,考大学太难了,还是中专好,上三年就能参加工作了。”
“其实学习真的很简单的,就是很多人把学习搞复杂了,包括老师。”
“吃货,你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学习真的好难的。”
“我观察了很多同学,我发现他们最大的问题是:做题太多。”
“做题多不好么?”
“做题多理论上是好的,但是实际上是浪费时间?”
张凯敏漂亮的大眼睛一下子瞪的很大:“做题是浪费时间?”
“你想呀,做的题大部分都是会的,会的题再做还是会,不会的还是不会。1+1做十万遍也只是会1+1,1+2依然不会。所以做题的时候首先要把会的题找出来,不做,只做不会的,把不会的弄会,这样学习就简单了......”
李去病和张凯敏迅速熟悉,特别是在李去病花了5块钱买了张凯敏前面座位的消息爆出来之后,两人之间的关系的关系突飞猛进。毕竟张凯敏已经是马上18岁的大姑娘了,该懂的都懂了,李去病也不是单纯的13岁小正太,而是40岁的重生者。
方便面厂在李去病初三报道后的第三天正式投产了。等到李去病周六下午回去的时候,已经堆满了半个仓库了,毕竟一天20万袋的产量还是很惊人的。
李去病找到四姨夫、三叔、四叔,让他们暂时放下手里的活计,分别带人去燕京、天津、武汉购买仓库,最好是购买,如果实在是买不到,就租。然后又打电话到上海,让父亲在上海买仓库。
幸好买仓库或者租仓库可以走公司的账,可以汇款,不用再像私人那样,需要背着钱走东闯西。
第二条生产线的厂房也已经开始盖了,由于四姨夫、三叔、四叔都要去买仓库,厂房监工的工作就只能交给堂兄他们了。而家里的砖窑厂、楼板厂也早已由两个舅舅和表叔他们接手了。
李去病专门去看了看销售部营业员们普通话培训的情况,都在跟着老师读课文、读诗词。
“张叔,新业务员招的怎么样了?”
“还在招,你要求必须中专、高中学历,还要会普通话,不太好招。”
“没办法呀,没学历又不会普通话怎么快速进入工作?咱们可没太多的时间进行培训呀。张叔,招人的工作要加快进行,您多辛苦一下。”
“行,我努力。”
李去病思考了一下:“张叔,你看这样行不行,你去县一高、县二高找一下高三的班主任,和他们打听一下那些学生比较机灵、品德也不不错、毕业后没考上大学在家呆着的,然后你和老师一起上门去说。”
张胜利显然从来没想过这么招人,一下子就被李去病的方案给打动了:“行,我明天就去。”
“好,去财务支取点经费吧,那些老师不能让人家白忙活。还有就是多招几个人,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合适的,有的该淘汰就淘汰。”
“好。”
周日下午,李去病就带着一箱子自家产的方便面去上学了。到了学校后就把方便面放在了张凯敏座位下面。
张凯敏今天来的很晚,来了后就看到自己座位下面的方便面,就问同桌和旁边的同学是谁放这里的,都说不知道。
张凯敏没办法,只得搬着箱子仔细看,最后看到了地址:河南省临颍县大陵镇豢龙村,再想想别人和自己说的李去病家开了个方便面厂,一下子就了然了。
正在看高二物理课本的李去病突然收到了张凯敏的纸条:“是你放这里的方便面?”
李去病立马回道:“是呀,家里的厂投产了,请你尝尝。”
“这一箱好贵的,我不能要。”当时的方便面虽然便宜,但是收入实在太低,在农村方便面还属于奢侈品。
“自己家产的,不值钱的,你就当替我们试试口味,看看好不好吃,给我们提提意见。”
“我都是在家吃饭,又不在学校吃饭,没法试的,还是让其他人试吧。”
“那就拿回家当零食吃,反正送出去的东西我是不会再收回来了。”
看了李去病这个纸条后,张凯敏没有再回纸条。
(https://www.24kxs.cc/book/3024/3024660/3608004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