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 第336章 收入

第336章 收入


  贞观以来,家给户足,人无苦窳,四夷来同,海内晏然……关中生育长养,不知金鼓之声,爟燧之光,以至於老。际天所覆,悉臣而属之;薄海内外,无不州县,天可汗之威,广耀四方,三王以来,未有以过之。

这奏疏的内容,皇帝应该是喜欢看,为什么呢,因为他虚荣,谁夸他是千古明君。可李承乾呢,不喜欢这种论调,更不喜欢拍马屁,所以这种读完了,他就一个反应,犯困!

于是,打个哈欠后,眼皮也打起架来,人也昏昏欲睡起来。

迷迷糊糊之间,他感觉有个人抓他,睁开眼睛一看没人,再低头一看,原来是李厥这个小机灵鬼。

把他放在自己的腿上,掂着小家伙:“你这小子,怎么个跟大姑娘似的,这般文静呢?”

李厥的脾性,是随了苏蓉,安安静静的,从不招灾惹祸,跟他小时候比起来,完全是两类人,完全可以说是子不类父。

但李承乾也不生气,他呀,不指望李厥承担太多,只要他开开心心的,做个逍遥王爷,他就心满意足了!

哄了李厥玩了一会,户部侍郎-崔仁师便来了,李承乾便将他放了下去,让他自己去找兄长们去玩!

“崔侍郎,孤让你统计的事,怎么样了?”

崔仁师端着手中的奏疏,淡淡笑道:“殿下交代的事,臣怎敢不尽心竭力!”

河工的基本情况,武德、贞观两朝以前代的情况基本是一样的。大部分时候,都是以征发徭役的方式进行,服役的百姓需要自带干粮、无酬劳动。

武德初年,为疏浚梁公堰,河南府发汴郑丁夫,贞观三年,黄河、汴河运道淤塞,州县征派民夫万人疏浚,搴长茭,决沮淤。

还有一种不常见的方式,那就是调兵!贞观六年,疏凿淤塞的汴渠,便是征召了周围四个折冲都尉府的府兵,七千人耗时三个月完成的。

自两汉以来,修宫殿、修陵墓、修沟渠、甚至修桥补路,近千年来所有的大工都是这么过来的。

当然,也有“纳绢代役”的方便之约,按照户部执行的律令,“凡丁岁役二旬,无事则收其庸。每个家庭的丁男,每年需要服役二十天,如果朝廷无事佥派或者自身特殊情况,可以上缴绢布抵充,其标准是每天三尺绢或布三尺六寸。但是,大工总得有人干,这些折纳的绢帛或钱粮由官府出面雇人,称之为“和雇”。贞观十年,谷水泛滥,人力匮乏,地方官府便备钱一万贯,每月收利,以充和雇。

崔仁师算了一笔账,绢价是两百文一匹,一匹绢长四十尺,宽一尺八寸,这样算下来的工价,一个劳力,一天收入只有区区十五文,只能保证勉强糊口而已。

以和募的方式,再算一下河工的收入情况。贞观十一年,黄河修堤,以佣寻愿者,凡用五万三千余工,费钱五百三十余万。累计耗资五千三百贯,即每日工价一百文。

一个岁作的长工,雇价为每月一石麦,麦价每斗三十至三十七文,按每月三百七十文计算,每天的工钱也只有十二文。虽然不含口粮,这个工价仍然是偏低的。还好大工是有期间,朝廷又按照均田制,有计口授田的办法,一般人有一种基本农田的收入,工钱只能说是额外的收入。

那到了现在,贞观盛世,百姓的收入如何了呢?

以关中为例子,一个中等农家一年的收入结余大约有十五石粟米。粟米价格按每斗三十文计算,则为四千三百五十文。

以五口之家计算,五口之家人均年净收入八百七十文,摊到每天只有三文不到。

长安城的小贩们稍微好一点。崔仁师派人去坊间查过,卖蒸饼的大概日收入五百人文。扣除蒸饼的成本,实际收入只有两百文左右。

所以,不管是要开大工,还是民间的真实收入,都没有奏疏中写的那么海清海晏,百姓依然是一顿干两顿稀,日子过得很是艰难,只能勉强糊口。

太子在关中,兴建手工业,目的不言而喻,就是为了增加百姓的收入,解决无田无业者的收入问题,无论男女都能让他们多一分养家糊口的钱。

但手工业发展的速度,还是慢了一些,不是说投入的不够,实在是人力终究有限,生产的物品有限,除了自身的消耗外,能拿出去的贸易的,数量还很不乐观!

这些年,朝廷累年征战,还有顾忌国内的抚民以静的国政,所以日子是年年难过年年过,好在是攻灭高昌、薛延陀两国事,取了他们的国库,补充了一下。南边的海上贸易,也是细水长流,朝廷的府库才渐渐的充裕起来。

但有了钱,也不能随意挥霍,隋文帝给杨广留下了多厚的家底,可十几年就败光了。现在国力,还不及隋文帝时期,所以他劝太子,不要在大战期间开大工,否则国力是要受损的。

李承乾淡淡一笑:“崔侍郎,你想多了!这个时候开大工,那不是寿星公吃砒霜吗?”

东边几十万人在开打,安西那边柴哲威刚刚调停两国的战事,西突厥欲言又止,态度暧昧;西面吐蕃的蠢蠢跃动;南海还有海盗为患,扰乱海上通道。他现在是在三个鸡蛋上跳舞,不敢下脚,每一步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鸡蛋碎了,砸着大唐。哪里还能开大工,劳民伤财呢!

听到太子这话,崔仁师送了一口气,他是真怕太子被下面的那些奏疏忽悠了,迷住了眼睛,真以为百姓富庶了,可以随意挥霍。

“那殿下的意思是?”,崔仁师是没想明白,太子既然不开大工,为什么还要查这个,目的何在!

目的?“自然是要挖空心思的,导民向富了!”

江南的开发,迫在眉睫,李承乾是看出来了,不把那些烟瘴之地开垦出来,大唐的国力难以实行全面的提升,所以他是想摸一摸底子,然后再做。


  (https://www.24kxs.cc/book/3111/3111565/5104983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