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我家世显赫,躺平不过分吧! > 第691章 倭人踪迹

第691章 倭人踪迹


第691章  倭人踪迹

“恭喜太子殿下,婵妃有喜了!”

太医检查后高兴地抱拳恭喜。

“真的?太好了!”

他激动地握着呼延婵的小手。

还是老话说得好,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呼延婵先是愣了一下,接着羞怯地看了他一眼。

“恭喜太子殿下,恭喜婵妃!”

四周的丫鬟纷纷行礼道贺。

季怀安哈哈一笑,阔气地大手一挥:“赏,通通有赏……”

太子殿下一高兴,整个太子府的下人全部得到了不菲的打赏。

年关将近,加上呼延婵有了身孕,丫鬟们布置起来,整个太子府张灯结彩,到处洋溢着欢声笑语,一片喜气。

…………

明皇宫。

御书房。

季扬将一本账簿呈给老季,并汇报着财政状况。

老季翻看着账簿眉开眼笑。

季怀安搞来的玉米、红薯、花生等旱地农作物已经推广开来,加上土地私有改革推行,大大提高了百姓的耕种积极性。

今年全国粮食产量倍增,一片大丰收。

另外,因为对商业的支持,大明的商业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在大明以前,商人地位低下,国家对各地通商也有很强的限制,因为统治者认为商人频繁流动会加剧社会动乱,也不便于管理,于是便出台了各种限制政策。

以前普通人想要经商,基本都在一城一镇之内,很难跨越城池。

当然,像当季家那种规模的除外。

现在大明不仅废除了各种限制,甚至还兴修道路,支持各城镇之间通商,加上这两年大丰收,国家又减免赋税,百姓手里有了点小钱,商业爆发也是必然。

虽然在农业上减免了不少税收,但在商业上弥补回来一些,基本能维持住朝政开支。

如果仅仅是这样,老季也不会眉开眼笑了。

因为减免赋税之故,税收很低,勉强跟支出仅仅达到了一个平衡,但“国企”收入却十分丰厚。以前的“国企”主要就是盐铁之类的,但现在的“国企”在季扬的管理下,增加了好几个大类,如:丝绸、茶叶、瓷器、玻璃,以及酒类等。

其中最赚钱的则是玻璃制品和高度白酒。

虽然这些都不是垄断经营,但玻璃和蒸馏酒的制作方法尚未流传出去,所以赚得盆满钵满,甚至超过了垄断经营的盐铁收入。

“扬儿,做得好!”

看到国库充盈,老季满意地抚了抚胡须。

“父皇,你再看看支出!”季扬苦着脸道。

老季翻到后面一看,除了正常的朝政开支外,还有其他几项支出,而且支出巨大。

首当其冲的就是那条纵贯南北的“高速公路”,目前才修了三分之一左右,但已经花掉了天文数字,简直就是一个无底洞。

其二便是栖霞山兵工厂。钢铁,火药,还有研发全都要钱。

第三个就是浔阳城的造船厂。

当初季怀安洗劫黑岐岛的那些钱早已经花得一干二净,但好在浔阳城的造船厂已经完工了。

看完这几项支出,老季也笑不出来了。

这是挣多少花多少啊!

“父皇,我觉得这几个项目可以适当缩减……”

季扬刚开口,门外的小太监跑进来禀报道:

“陛下,太子殿下来了!”

老季忙道:“传!”

小太监转身跑出去通传。

很快,季怀安走了进来,给老季躬身行礼。

“儿臣给父皇请安……咦,四哥也在啊!”

老季笑道:“太子,你来了正好,晋王想缩减几个项目的开支,你给点意见。”

“哦,四哥,什么项目啊?”季怀安问。

季扬轻咳了声,把纵贯南北的“高速工路”,栖霞山兵工厂,以及浔阳城造船厂的支出简单地说了一遍,接着道:

“这些支出太庞大了,我想可以适当缩减一些,南北通道没必要修太宽……”

“四哥,有必要的,这是主干道,既然修了,就要修好,以后不论是商队,还是行军速度都有保证。”

这条道路一旦修成,从江南到北境的行程至少可以缩短一半,沿途直接惠及数十个城池。

“那就缩减一下浔阳城造船厂的支出!”

“造船厂不是已经完工了吗?”

“造船厂是完工了,但第一期的三十艘战船才建造一半,还需要十多万两白银。太子,你建造这么多战舰干什么?”季扬有些无语,修路有利于通商,利国利民。

兵工厂是军备,能维持帝国的军事实力,这两方面花钱他也没话说。

但搞个如此大规模的造船厂,造这么多战舰干什么?季扬有些不太理解。

大明帝国的国土很大,对于近海那些贫瘠的海岛并不在意,但季怀安不一样,他知道海洋霸权的重要性。

在未来,谁掌控了海洋,谁就掌控了世界。

虽然或许离现在还很遥远,但早发展总是没错的。

不过总要量力而行,商量一番后,季怀安将战舰数量缩减到了二十艘。

另外,兵工厂的支出也缩减了一些,勉强让季扬接受了。

季扬不知道,这些战舰很快便派上了用场。…………

皇城司。

中庭塔楼。

葛荀负手站在顶层的窗边,透过窗口看着皇城司中来来往往的衙役。

这里他再熟悉不过了,只不过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留在这个让他最厌恶的地方。

他本想过来应付一下,但来了几个月后,这里彻底消除了他的偏见。

现在皇城司的人员并不多,都是从军中选拔的,大多性格刚直,没有了以前皇城司那种高高在上的作风,很对他的胃口。

最重要的是,大明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律法,用制度来约束人,即便是他,也要按照大明律法来办案。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葛旬回头看了眼挂在墙上的十六个大字,眯眼一笑,随手拿起挂在腰间的酒壶,轻轻喝了一小口。

“好酒啊……”

他咂了咂舌,一屁股躺到椅子上。

也不知道是大明帝国开国不久,还是制度原因,官员贪腐的很少,导致皇城司很清闲,几乎无事可做。

不干活这酒喝得让他有些不安心。

葛荀刚眯上眼,一名手下快步走了上来。

“司首大人……”

“何事?”葛荀头也不抬地问。

“城南发现了倭人的踪迹……”

倭人?葛荀身影一闪,瞬间出现在手下面前。


  (https://www.24kxs.cc/book/3401/3401493/1980496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