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刘彻点头:“善。传朕旨意,令天下郡国设立学校,教授儒家经典,同时加强执法力度,维护社会风气。”
唐朝:
李世民在朝堂上与大臣们讨论天幕之事。“朕观这些行为,虽看似疯狂,却也反映出百姓精神压力之巨。朕之大唐,当以文德化之,亦当关心百姓疾苦。”
房玄龄奏道:“陛下,可在各地设立义仓,救济贫困。同时,在民间开展文化活动,如诗词之会、乐舞表演等,舒缓百姓精神。对于天幕所现不良行为,可通过里正、坊正等进行劝导。”
李世民采纳了房玄龄的建议,唐朝各地开始积极行动起来。文人墨客们创作了大量积极向上的诗词,在民间传唱。各地的义仓也开始发挥作用,救济了不少贫困百姓。百姓们在文化活动中感受到了快乐,精神状态逐渐好转。
宋朝:
宋仁宗赵祯与包拯、范仲淹等大臣商议。包拯道:“陛下,此等行为,关乎民风。当以严格之法规范,同时,注重对百姓的道德教育。” 范仲淹则说:“陛下,臣以为,可在各地广办书院,培养人才,让知识普及,使百姓明事理。”
赵祯道:“两位爱卿之言,皆为朕所需。可令刑部完善律法,对危害社会之举严惩不贷。同时,加大对书院的扶持力度,让更多人有书可读。”
宋朝的书院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众多学子在其中学习儒家经典、诗词文章。律法的完善也使得社会秩序更加稳定,百姓们在知识的熏陶和法律的约束下,行为逐渐规范。
元朝:
忽必烈坐在大汗之位上,看着下方的大臣。“这天幕之事,朕已听闻。朕之蒙古,虽有自己的风俗,但也当借鉴中原之法,引导百姓。”
一位大臣奏道:“大汗,可令各地萨满巫师向百姓传达上天之意,让百姓敬畏天地,遵守秩序。同时,学习汉地之法,设立学堂,教导百姓。” 忽必烈点头:“准奏。朕希望蒙古百姓能在草原上安居乐业,不受此等不良之风影响。”
蒙古的草原上,萨满巫师们开始向牧民们讲述遵守秩序的重要性,学堂也在一些城市中建立起来,教授蒙古子弟知识和礼仪。
明朝:
朱元璋得知此事后,大发雷霆。“朕之大明,岂容此等乱象!” 他叫来礼部官员,“令各地官府张贴告示,严禁此类行为。同时,加强对百姓的思想教育,以程朱理学为尊,规范言行。”
礼部官员领命而去,在各地张贴了严厉的告示。同时,各地的学府开始深入讲解程朱理学,教导百姓要遵循天理,克制私欲。然而,也有一些学者对此持有不同看法,他们认为应当关注百姓的内心需求,不能一味地压制。
清朝:
康熙皇帝在乾清宫中与大臣们商议。“这天幕所现,朕以为当以宽严相济之法应对。一方面,加强礼教宣传,另一方面,对于那些危害社会之人,依法惩处。”
大臣们纷纷称是。于是,清朝各地开始了一系列行动。在城市中,官府组织文人宣讲儒家经典和礼教知识。在乡村,乡绅们也积极配合,教导村民们要遵守道德规范。同时,对于那些有不良行为的人,官府依法进行了惩处。
而在现代,梦欣看着这些古代人的反应,心中有些无奈。她决定再次开启直播,向古代人解释这些看似疯狂行为背后的原因。
(https://www.24kxs.cc/book/3433/3433240/1845463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