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1901铁血中华 > 第393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第393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1874年11月30日诞生于英国牛津郡、伍德斯托克镇、布伦海姆宫。父亲伦道夫勋爵曾任英国财政大臣。

  1893年8月,丘吉尔进入军校骑兵专业学习。

  1899年9月,已经辞去军职的丘吉尔,以《晨邮报》记者的身份前往南非,采访英布战争。

  在随英军士兵行进途中,被后成为南非总理的史末资所俘虏,丘吉尔虽然是随军记者,但是因其携带武器并参加战斗,布尔人拒绝释放他。

  1899年12月,丘吉尔极为大胆地独自一人越狱成功,在当地一个英国侨民的帮助下逃到了洛伦索-马贵斯的英国领事馆。

  这一事件使得他在英国的名声大噪;1900年3月,又经历了几次战斗的丘吉尔终于回到英国,通过越狱事件而闻名全国的丘吉尔决定抓住机会,从此踏入政坛。

  1908年,阿斯奎斯首相上台,丘吉尔被任命为商务大臣,正式进入内阁。

  1910年,丘吉尔出任内政大臣,1911年1月,他下令军警镇压罢工和游行活动,导致著名的“塞德奈街杀戮事件”发生。

  1911年10月25日,丘吉尔与麦肯纳交换职务,转任海军大臣。

  1912年1月,丘吉尔在海军部正式建立了作战参谋部。

  丘吉尔是林重穿越以后,见到的世界上最知名的政治家了,四十岁的丘吉尔,见事精准处事果断,第一次见面就给林重留下了深刻印象。

  ……

  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遇刺后,奥匈的军国主义者大肆叫嚷,“拔出宝剑,对准塞尔维亚!彻底摧毁奥匈称霸巴尔干的障碍!”

  维也纳一家报纸写道,“六年来,我们一直等待着紧张局势的最后爆发……我们要战争,因为这是我们人心的信念。我们的理想只有通过一次战争,用激进的突然方式才能实现!我们是强盛的奥匈帝国!”

  事件发生的次日,奥匈总参谋长赫特岑多夫上将,和外交大臣贝希多尔德都认为,解决塞尔维亚问题的时机到了,要求立即进行军事动员,对塞尔维亚宣战。

  但他们担心俄国的干预,于是请求德皇威廉二世帮忙。与奥匈帝国一样,德国渴求战争,认为1914年进行战争有利。

  1914年有两件事促使德国力求速战。一是6月初,德国完成了基尔运河的加宽工程,使新造的“无畏舰”能从北海通过运河直接驶入波罗的海,加速军队调动的灵活性。

  二是4月份,英国开始同俄国进行海军谈判,小毛奇获知此事后,大为不安。6月1日,小毛奇对曾出使英国多年的埃克哈德施泰因说:“我们已准备就绪,战争愈快愈好。”

  德国深知,如果战争再拖几年,那时俄法两国完成新的扩军计划,实力对比会起变化。

  德国外交大臣亚哥夫认为,俄国基本未做好战争准备,但是再过几年,尼古拉二世用自己士兵的数量就能压倒德国,到那时,俄国波罗的海舰队和战略铁路都将建成。

  德国人预感到俄国的力量日益增强,而现时貌似强大的奥匈帝国将日趋衰落,因此希望在实力对比有利的情况下发动战争。

  6月28日下午,威廉二世在基尔海面游艇上获悉斐迪南遇刺身亡,立即停止游览活动,他活像一个押下了赌注的赌徒一样,不停地狂叫道:“1914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7月5日,奥匈驻德大使卓基夷奉命把弗兰茨·约瑟夫皇帝的亲笔信,呈交威廉二世。

  信上说:奥皇储遇刺,是俄国和塞尔维亚大斯拉夫主义者直接鼓动的结果,他们的目的就是要削弱三国同盟,分裂我的帝国……如果我们容许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就意味着我的朝廷和我的领土将长期遭受危险。

  奥匈帝国皇帝弗兰茨·约瑟夫要发动侵略战争,恳求威廉二世表态,支持他的战争行动。

  威廉二世收下奥匈大使的信件,当场表示,德国全力支持奥匈对塞尔维亚采取军事行动,并且认为,“如果我们放过这次如此有利的机会,将是可惜的”。

  1914年7月5日、6日,威廉二世接连召集高级将领和政府大臣,在波茨坦宫举行会议。他把可能发生战争的信息告诉自己的部下。

  将军们回答皇帝说,一切战争准备已经就绪。总参谋部的军需部长利尔少将报告皇帝说:“在这次觐见后,我就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做了。动员计划已在1914年3月31日完成。军队都已做好准备。”

  于是,德国作出了发动战争的决策。

  奥匈总参谋长赫特岑多夫上将,谒见奥皇,转达了德国的答复,82岁的老皇帝弗兰茨·约瑟夫喃喃地说:“我们不能再回头了,将要有一场可怕的战争。”

  奥匈立即着手准备挑动战争。

  在德奥准备发动战争的同时,俄法两国也积极备战。7月20日,法国总统彭加勒和总理维维安尼访问俄国,向尼古拉二世提供了大批援助。

  两国相互保证说,一旦对德国开战,两国一定履行自己作为盟国的义务。

  俄国在1909、1912和1913年的巴尔干危机中,曾经三次让步,1914年,尼古拉二世决定,不再让步和退缩了。

  俄法在两国会谈公报中,以及在公开的外交场合,都一再强调两国“珍贵的友谊”,大肆渲染“亲如兄弟的海陆军力量”,并互相表示要“忠诚不懈地与盟邦合作”。

  两国首脑会谈期间,俄国在彼得堡冬宫举行了招待宴会。席间,彭加勒特地同奥匈大使交谈,要大使转告奥匈政府“应当特别慎重”处理对塞尔维亚的关系。

  他强调说:“塞尔维亚在俄国人民中间是很亲密的朋友,而俄国又有盟邦法国,在这个问题上真不知有多少可怕的纠纷。”

  英国也已经做好了战争准备,并且认为迟打不如早打,再拖延下去,将对自己不利。

  因为英国看到德国的生产能力比自己强大,在海军造舰竞赛中将会很快赶上来,希望在1914年仍保持海军优势的情况下,通过战争击败危险的竞争对手。

  7月15日,奥匈帝国要求塞尔维亚政府作以下行动:

  1.查封任何引起对奥匈帝国皇室憎恨和藐视的刊物;

  2.马上取缔民族自卫组织,并取缔其他作反奥匈宣传的组织;

  3.即时从教育团体及教学方法中,删除任何会或可能会煽动反奥匈之宣传的教学内容;

  4.革除军部或行政部中被指进行反奥匈之宣传的官员,而此等官员的名单由奥匈政府提供;

  5.接受与奥匈政府有关部门合作,在塞尔维亚镇压企图颠覆奥匈帝国领土完整的活动;

  6.在奥国政府指定的有关部门之协助与指示下,采取法律行动,惩罚策划或执行6月28日之刺杀事件,而1914年于塞尔维亚领土的人士;

  7.即时逮捕奥匈初步调查所显示的两名被点名人士;保持合作,以有效措施遏制其境内的军火走私;

  8.向奥匈解释对其怀有敌意、在塞尔维亚境内或境外的塞尔维亚高级官员之言论;以及

  马上采取以上措施,并告知奥匈帝国。

  7月23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

  奥匈发出最后通牒之后,俄国通知奥匈帝国,攻击塞尔维亚会引起俄国的总动员,并表示俄国不容许奥匈帝国打垮塞尔维亚,成为巴尔干半岛的霸主。

  7月25日塞尔维亚作出答复,并开始战争动员;俄国宣布进入战争准备期。

  7月26日,英国外交大臣格雷提议德、英、法、意四国调停奥、塞之间的不和。但英国在暗中极力怂恿法俄对德奥作战,并保证给予支持,这给法俄两国壮了胆。

  7月27日德国拒绝英国的调停提议。

  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炮轰贝尔格莱德。俄法两国站在塞尔维亚方面,立即进行战争总动员。

  7月29日,英国外交大臣格雷接见德国大使,明确表态说,如果冲突仅仅限于俄奥之间,英国可以保持中立;

  如果德法两国卷入,那么局势立刻就会发生变化,英国政府在一定条件下,将被迫作出紧急决定。

  7月30日,俄国和奥匈帝国开始战争总动员。

  7月31日,德国向法国和俄国发出“双重最后通牒”,警告其不得干涉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的战争。

  要求它们停止总动员,遭到断然拒绝。德国于7月31日向俄国宣战,8月3日对法国宣战。ωωw..net

  8月1日,法国开始战争总动员;德国进行战争总动员,并宣布与俄国进入战争状态。

  8月2日,土耳其与德国签订结盟密约,德军进入卢森堡。

  德国总参谋部为了实行施利芬计划,向比利时送交最后通牒,要求允许德军借道比利时对法军作战,并限在24小时内答复。

  700万人口的比利时勇敢地拒绝了德国的无理要求,并向英国求援。

  8月3日,英国开始进行战争总动员;意大利宣布中立;英国向奥斯曼土耳其宣布,代建的两艘舰艇归还无望。奥斯曼土耳其与德国签订盟约。

  8月4日,德国悍然破坏1839年保证比利时永久中立的条约,四路德军侵入比利时。

  英国获知德国有入侵比利时的意图后,于8月4日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德国无条件尊重比利时中立。

  但德国宰相贝特曼对英国驻德大使声称:国际条约不过是一张废纸。于是英国便以德国破坏比利时中立为借口,对德国宣战。

  8月5日,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齐柏林飞艇空袭列日。

  8月6日,塞尔维亚向德国宣战。

  8月7日,法军攻入阿尔萨斯地区;英国远征军在法国登陆。

  8月10日,法国向奥匈帝国宣战;奥匈帝国攻入塞尔维亚;奥地利军从加利西亚侵入俄国波兰。

  部署在地中海的两艘德国战舰,进入土耳其的达达尼尔海峡,转入土军舰队中服役。

  8月12日,英国向奥匈帝国宣战。

  至此,一切宣战都完成了,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在一片战争叫嚣声中纷纷亮相,卷入一场极度血腥的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了!这是一个暴力盛宴的漫长时代。

  萨拉热窝事件只是被欧洲列强们所利用,其实战争早已在准备中,所有列强都相信自己准备的最为充分。

  只需要在一次大规模的决定性战役中击败对手,他们就可以签署一份合约,逼迫对手作出重大让步,并且从对手那里索要一份惊人的战争索赔。

  谁也没有想到,这会是一场真正的旷日持久的世界大战。

  一战的爆发,象征着由1814年“维也纳会议”维持秩序的美好年代结束了。相信科技创造力的欧洲人,将见识科技带来的毁灭力量。

  待这场风暴横扫欧洲大陆、把许多地方都变成荒无人烟的月球般的图景,将使得人们无法再相信理性能升华人性。


  (https://www.24kxs.cc/book/643/643922/1111074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