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红楼:林府崛起 > 第两百六十七章:殿试

第两百六十七章:殿试


  喧闹之后,归于平静。

  将赵鸿铭、田晟送走之后,赵霖也搬出林园,在外面租房子居住。

  赵霖是会试第二名,只要他在殿试的时候不出差子,进翰林院的机会非常大。

  虽然搬出林园,赵霖还是隔三差五地约上官杰,杜绍轩前来拜访,同林云探讨国朝的行政、军事、经济方面的诸多问题。

  以历届殿试的题目来看,天子多半会关注这几方面,上官杰甚至笃定今年的殿试题目很可能就是询问新科进士该如何治理边患。

  为此,他还写了一篇策论,同林云进行深入探讨。

  林云对殿试不怎么关注,状元对他也没任何吸引力。他想的是何时能回京营,重新掌握一支军队。

  …

  三月六号是殿试的日子,可惜天不作美,下起了大雨。

  至德帝下旨,将殿试放在皇极殿内举行。

  上午辰时,林云连同三百六十五位新科进士在礼部官员的引领下进入皇极殿。至德帝已经提前落座,文武百官站在两侧。

  有赞礼官上前,宣新科进士上前拜见皇帝。

  按照礼部此前规定的动作,三拜之后起身,然后在内侍的指引下,走到早就摆好的书案后落坐,准备考试。

  片刻之后,有礼部官员将题目分发给众人。

  林云打开试卷,只见上书,制曰:朕惟帝王平治天下。开创守成、其道并隆。缔造维艰。缵承匪易….子诸生饱经饫史,以待问必有灼然之见,其详著于篇,朕将亲览焉。

  林云仔细地阅读了一遍考题,确定中心意思与边患无关,而是向考生询问:大楚定鼎中原百多年来,虽然国力强大,四海臣服,可自然灾害连连发生,国家税收入不付出。问诸生有何策应对。

  这是一道内政策问,虽然与边境的战事看似无关,却又紧密相连,战争打的是什么,无非就是钱粮充足,士卒敢战,方能言胜。

  …

  林云拿着考题陷入了沉思,大楚目前的问题就是阶级固化,蓄奴严重,人口在增长,可交税的人却越来越少。

  想解决这个财政问题,就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官绅一体纳粮当差。

  可这个改革方案一旦提出来,他就会成为既得利益者的死敌,想想明朝张居正的下场,他就退缩了。

  可不写这个,写什么好呢?作为会试的魁首,不拿出一篇有特色的策论,对他的名声肯定不利。

  …

  就在林云陷入苦思的时候,御座之上的至德帝也在关注着他。虽然离得有点远,光线也不太好,可林云过了许久都没动笔,还是让至德帝感到有点意外。

  以至德帝对林云的了解,写策论文章可是林云的强项。这道题目对别的士子或许有难度,可对林云来说,应该是很容易作答的。

  至德帝等了约莫有一盏茶的时间,便站起身走了。他这一走,那些文武官员也大都跟着退场,只剩下十几名朝中重臣,他们是读卷官,将要对三百名新科进士的考卷进行评判,挑选出前十名,交给天子御览,挑选出状元,榜眼,探花和二甲前几名。

  …

  这时,林云已经打定了主意,既然内部改革阻力太大,那就建议朝庭精减陆军,扩建海军,重开市舶司,恢复海贸。

  这个建议也会遭人忌恨,可相对来说阻力会小很多。同时,他也存着一份私心,若是至德帝能将他放到东南沿海去重建市舶司,那就太好了。

  想清楚之后,他立刻落笔打起草稿。殿试只需这一篇千字左右的文章就行。不过,字数少不代表就容易写。相反,要在千字之内写出一篇好策论,必须要斟词琢句,反复酝酿才行。

  …

  殿试共计三天,考试一天,阅卷一天,放榜一天。

  午时刚过,便有士子开始交卷。收卷官当面弥封试卷,盖上关防,然后拿到侧殿交给十几名阅卷官审阅。

  虽说卷子被糊名,可大家心照不宣,对会试前几名都会格外地关照,决对不会将会试靠后的士子选进一甲,也不会让会试前几名士子掉落太远。

  …

  侧殿内,内阁首辅周慕斋端坐在桌案后,冲十几名阅卷官笑道:“诸位大人觉得今科谁最有希望夺得状元。”

  次辅宋约闻言瞅了周慕斋一眼,心里感觉有点惊讶,在坐的都知晓天子很赏识林云,周阁老既然这么问,想必是要给林云使拌子。

  次辅杨宏笑道:“我以为,金陵赵霖文彩出众,见识不凡,当有机会夺得状元。”

  萧敬安听到这话就不乐意了,杨宏这么说,分明是在指责他点林云为会元不合适。

  他冲周慕斋拱手道:“周阁老,下官以为,苏州林云无论是见识和文彩都当得起这科状元。”

  周慕斋微笑道:“苏州林云确实有才,只是此人年纪还小,贸然将他提得太高,恐对他的仕途不利。”

  吏部尚书石风吾点头赞道:“周阁老说的对,那个林云虽然有才,可也不宜拔得太高。”

  周慕斋冲宋约问道:“宋大人,你意下如何?”

  宋约笑道:“阁老言之有理。不过,下官以为,还是等看到试卷后,再做评判为好。”

  话音刚落,就见一名礼部官员拿着一份考卷走到周慕斋身旁,冲他耳语了几句。

  周慕斋赶紧接过试卷,仔细地阅读起来。

  片刻之后,他抬手在桌案上猛拍一掌,怒道:“小子太过狂悖!”

  杨宏忙问:“周阁老,您这是怎么啦?”

  周慕斋将手里的考卷递给杨宏道:“苏州林云在考卷中建议朝庭恢复市舶司,解除海禁,恢复海贸。”

  宋约听到这句话,心里咯噔一下,“海禁是国策,难以更改。林云那小子也不傻呀,怎会在这关键时刻,捅出这个大篓子。”

  杨宏看完手里的考卷后,讥讽道:“原以为此人有几分真才实学,现在看来,他只不过是个夸夸其谈之辈,依我之见,可将其处落到十名开外。”

  萧敬安:“杨大人,可否将林云的考卷给我瞧瞧。”

  杨宏伸手笑道:“萧大人,这次你可是看走眼了。”

  萧敬安接过林云的考卷,平静地道:“杨大人此言差矣,林云那篇平南策总不是妄言吧?如果将其处落到十名开外,我等如何向士子们解释?”

  周慕斋:“这样吧,将林云放在二甲六七名,以免引起外界讨论此事。”

  石凤吾:“我附议。”

  杨宏:“我也赞同。”

  宋约正要开口时,就见又一名户部官员急匆匆地跑进来,将一份试卷递给周慕斋,向其耳语了几句。

  周慕斋闻言脸色一黑,他赶紧拿起试卷翻看起来。

  旋即,他将试卷用力拍在桌案上,怒斥道:“其心可诛!”

  杨宏忙问:“周阁老,您这是怎么啦?”

  周慕斋将考卷拿起来,递给杨宏道:“广东孙兆麟建议朝庭施行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当差。”

  众人闻言都倒吸一口冷气,这个建议无异于在挖士绅的祖坟,这个孙兆麟可比林云疯狂百倍。

  石凤吾感慨地道:“现在的年轻人,真是一个比一个大胆。”


  (https://www.24kxs.cc/book/705/705235/10978259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