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初知军制
“既然大人对此不甚明了,那我就一一解释吧!”
早就有了心理准备的王厚自然不会薄了高俅的面皮,稍一思考之后,拉开了自己面前的凳子做了下去,做出了一副讲师的架势。
“说吧,我听着呢!”
高俅只关心消息的内容,至于说王厚是怎么个想法,他根本就不关心。
“是!大人!”王厚点了点头,开口解释道:“首先我们要说的是军制,因为要说为什么朝中的大人们慌乱,跟军制完全是分不开的。不过话又说回来,我大宋的军制,其实是十分的复杂的,分为禁军、厢军、乡兵、还有蕃兵。大人您对这些有多少了解吗?”
“这个嘛,八十万禁军,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个我自然是多少知道一些。乡兵嘛,感觉上应该是地方上募集的民兵一类的吧?蕃兵,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番邦组成的。至于说这个厢军是什么个情况,我却是不太清楚了。”
半猜半蒙,高俅差不多是将大部分的情况都说了出来,不过他能说的也就仅限于这些了。
也不是高俅不学无视,毕竟他在军事方面的知识基本上可以说是一点没有的,仅有的那些来源也是上辈子看的那些古代的小说还有电影、电视剧,能说出这些来,其实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八十万禁军?呵呵!现在还能有多少呢?”王厚神情落寞地嘀咕了一句,紧跟着深深地吸了口气,沉声道:“大人所说基本上是对的,不过这里面有一些小的问题。”
说到这里的时候,王厚顿了一下,见高俅正聚精会神地盯着自己,这才接着说道:“我大宋的禁军,在仁宗皇帝的时候最为繁盛,达八十二万六千人,不过禁军只是个统称,并不是说这些人都集中在了一起,除了北路禁军、西路禁军还有东京汴梁的禁军之外,我大宋各地军、州都与禁军驻扎,少到数百,多达近万。西路禁军因为负责防守西夏,常年征战,再加上那里民风彪悍,所以西军的战斗力最强,可以算得上是我大宋的顶梁柱了,其中折家军和种家军则是顶梁柱之中的顶梁柱。至于说北军和汴梁城的禁军就要差上一些了,而那些散落分布的禁军在则要比这两者还要差上一些了。”
“嗯,这个倒是可以理解。辽国立国日久,从上到下日益糜烂;汴梁的这些禁军常年不征战,也是骄矜怠惰;至于说散落分布的,能不能算是禁军都两说了。”稍微联系一下大宋的实际情况,高俅立刻就明白了禁军为什么会如此,不够高俅是为了了解全部,也不可能知道个禁军就不听了,因此冲着王厚点了点头,说道:“行了,你接着往下说。”
“嗯!接下来就是厢军、乡兵还有蕃兵了。其实这三者都是地方不对,一般来说不会离开本地作战。”王厚说的有些口渴,端起酒杯来喝了一口酒,接着说道:“先说厢军,他们遍布各地,数量很大,但是基本上从不进行训练,更多的时候就是供地方上役使,也就是说地方上的役兵。而乡兵,则是在河北、河东等地区专门为了防御辽国和党项人而设立的。至于说蕃兵,更是只从西北番邦外族中的熟户之中征兆。后两种的军队因为是专门设立,所以数量不多,力量也比较分散。”
“那也就是说,现在刘仲武那里的人马,应该是以一小部分禁军为主,然后配上一部分的乡兵和大部分的厢军。是这样吧?”听王厚这么一同解释,高俅已经基本明白了过来,“正是因为知道刘仲武那里军力的情况,所以在吐蕃叛乱的时候,朝中人心惶惶,因为他们对刘仲武根本就没有信心!”
“是!”
间接地回答,却透露出些许的无奈,王厚的心情显然不是很好。
“唔,那你为什么还说刘仲武会胜?难道说吐蕃人更加不堪吗?”
思来想去,除了这个解释意外,高俅是在是想不起来还能有什么别的可能。
“大人果然料事如神!”明着拍了高俅一句马屁,王厚这才接着解释起来,“虽然说刘将军那里的兵力配给根本就烂到了根子上,但问题是刘将军本身的能力并不差,又常年驻守边疆,自然了解如何对付吐蕃的那些杂碎。不过更重要的是,吐蕃人欺软怕硬,只要损失的人手稍微大上那么一些,他们便举族来降,这样的情况下,刘将军想要不胜都难啊!”
“这么说来,这一次吐蕃又会投降了?这可不好啊!”
听到吐蕃会投向,这可是让高俅皱起了眉头。
说实话,高俅从来都不认为自己是个民族主义者,但是有些东西是刻在骨头上,流淌在血液里的,不管怎么想,在不经意间就会影响人的判断。
就这一次吐蕃叛乱的事情来说,高俅其实已经有了大概的想法,哪怕那些吐蕃的百姓不该受到刀兵之苦,但是那些吐蕃的叛乱者却是不能轻易放过,至少那些领头的要全家斩尽、个个诛杀,如此一来才能让吐蕃安定下来。
现如今吐蕃十有八九是要投降了,那高俅就不能让这件事情这么简单的就结束,回想起前几日赵佶跟自己说过的那件事情,高俅已经暗暗有了打算,只不过现在还要跟王厚打听一些事情,因此他还必须坐稳在这里。
“王厚,我刚才听你说了一句‘八十万禁军还能有多少’,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能跟我解释一下吗?”
刚才王厚的那句话,高俅自然是听到了,不过刚才王厚正在跟高俅讲解军制,所以他并没有立刻打断王厚而已,现在停了下来,他自然是不能忘了问这件事情。
“这个……大人……我……”
王厚显然没有想到高俅竟然会突然提起这件事情,一下子就愣住了,支支吾吾的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不要紧张,我就是想知道这里面到底是有什么变故,你若是愿意说就说,不愿意说我也不会为难你。”
因为有‘暗谍’在侧,高俅并不介意给他们添点事情做,不过这也是在往后不愿意说的情况下才会如此,不然的话,何必要舍近求远呢?
“这……大人!既然您问了,那我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说不准,您还能解决这件事情!”犹豫了一下之后,往后咬紧了牙,心一沉,压着嗓子说道:“现在的禁军,不,不只是禁军,包括厢军、乡兵还有蕃兵,我大宋的全部兵马,能够全编制的恐怕就只有西军了!”
“这个……也不至于到这种程度吧?”
虽然知道事情不会小了,但是高俅也没有料到王厚竟然会说出如此的事情来。
不过这也就很好理解王厚为何会压着嗓子了,他哪里是压着嗓子,他是在压抑着心中那滔天的怒火啊!
“不至于?呵呵!哼哼!哈哈哈哈哈哈~!不至于啊!”王厚的手伸向了就被,但是在碰到就被之前,又停住了,紧跟着一甩手,将酒杯扇飞了出去“高大人!大人!您知道什么叫吃空饷吗?啊!?”
“这个嘛,多少了解一些,怎么,现在大宋军中吃空饷的情况很严重吗?”
高俅也不是什么都不知道,至少关于‘吃空饷’这个话题,他还是多少有一些了解的。
所谓的‘吃空饷’,说白了就是一个严重的政治腐败问题,主要表现为国家财政供养人员在编不在岗、死亡不注销、调出不下编、虚报冒领薪酬等等,由此而造成国家财政资金严重流失和组织人事管理混乱,甚至直接影响到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
不过这个‘吃空饷’的现象,从古至今延续了数千年,只要有人,那么便一定会有这种现象出现,也正因如此,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的高俅才不会对这个话题感到陌生。
“严重已经不足以形容军中吃空饷的情况了,确切的说,是有恃无恐!有恃无恐啊!”王厚越说越激动,站起身来的同时‘嘭’的一声将自己的凳子向后提了出去,神情激动地说道:“禁军马军四百人、步军五百人为一指挥,早在二十年前,虚籍就已经不少了。难不成您真的以为,王赡将军和我,只是因为吐蕃的事情而被人攻讦的吗?”
“这么说,里面还涉及到了吃空饷等一系列的事情了是吧?那么你能跟我交个底吗,现在军中到底还能有多少人?”
意识到这件事情实在是不小,高俅没有继续问下去,而是跳过了这个话题,转而问起现在军中的具体情况来。
“还能有多少人?呵呵,到我去年离开汴梁的时候,马军一指挥手下不足百人,步军不满两百。”
这一次王厚没有任何激动或者愤怒的情绪在里面,又或许是因为对这样的现实已经完全感到绝望了。
(https://www.24kxs.cc/book/9/9875/41843075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cc